按照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高温酯化法纺丝级二醋纤维素产业化研究”等6项拟提名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参评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7天,从2019年5月7日—13日。如有异议者,请凭有效身份证明向市科技局反映。 传 真:8225519;邮箱:359996040@qq.com。 附件 宜宾市拟提名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励参评项目情况 一、高温酯化法纺丝级二醋纤维素产业化研究 项目名称:高温酯化法纺丝级二醋纤维素产业化研究 提名单位意见:该项目在引进国外醋酸纤维素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出以硬木浆为原料,高温酯化法生产纺丝级二醋纤维素的全新工艺技术,解决了生产过程中产品“分子量及其分布难以控制”“酯化度分布不均”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产业化应用。项目产品主要用于高端面料、过滤材料等领域,也可用于医用过滤器材领域、空气过滤、污水处理以及立体种植等领域。项目的积极推广应用,改善了国内纺丝级二醋酸纤维素的原材料应用瓶颈等问题,降低了下游客户的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拟提名该项目参评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项目简介:高温酯化法纺丝级二醋纤维素产业化研究是四川普什醋酸纤维素有限责任公司历时5年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该项目形成了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本项目以硬木浆为原料,高温酯化法生产纺丝级二醋纤维素的全新工艺技术,在行业内是首创,提高了国内相关行业竞争力。 客观评价:2019年04月22日,四川工信科技技术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在成都组织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估评价,认为“该项目创新性强,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产品性能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醋酸纤维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情况:项目产品主要用于高端面料、过滤材料等领域,在医用过滤器材领域、空气过滤、污水处理以及立体种植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自2010年10月开始进行纺丝级二醋酸纤维素的生产和销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25亿元。2014年开始进行“高温酯化法纺丝级二醋纤维素产业化研究”,基于此技术生产的丝级二醋纤维素产品2015-2018年累计取得销售收入8.4亿元,累计创汇逾2500万美元。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目录:三醋酸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生物-化学联合絮凝工艺处理系统;用于去除氮气管道腐蚀产生铁锈的过滤装置;用于去除干燥机抽风尾气中纤维素的装置;电站锅炉给水泵机封水工装;醋酐裂解炉燃烧料烧嘴及其安装结构;醋酐裂解炉燃烧料烧嘴及其安装结构;用于调低粉磨系统混合输送物焓值的调温装置;生物-化学联合絮凝工艺处理系统;污水站两级生化池连接渠曝气去淤结构。 主要完成人情况:1.陈平:公司产品经理,工程师,项目组组长。2.俞文骥:公司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项目总负责人。3.邹耀帮: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技术负责人。4.杨齐:普什集团总裁,高级工程师,项目技术顾问。5.王永康: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6.李小兵:车间副主任,工程师,项目工艺总监及技术指导。7.刘元:助理工程师,试生产负责人。8.王燕:普什醋酸技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试生产顾问。9.雒孟:助理工程师,试生产小组主要成员。10.马正平:助理工程师,试生产小组主要成员。11.古顺华:工程师,研发线技术负责人,小试负责人。12.阳松:质管部部长,工程师,项目试验测试负责人。 以上人员工作单位均为四川普什醋酸纤维素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该项目由四川普什醋酸纤维素有限责任公司独立完成,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普什醋纤公司自主开发出了一套新型的高温酯化法纺丝级二醋纤维素产业化生产技术、工艺技术、原料配方,以及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和配套设备。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公司成立了高温酯化法纺丝级二醋纤维素产业化研究专项小组,由陈平担任项目组长,全面负责专项课题的组织管理工作;俞文骥担任副组长,负责项目全面工作;邹耀帮和王永康为项目组技术负责人;李小兵担任项目实施组长;其余人员为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开展项目工作。 二、永磁铁氧体浮动式湿压成型数字化伺服液压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项目名称:永磁铁氧体浮动式湿压成型数字化伺服液压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提名单位意见:该项目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研制形成自动化设备——永磁铁氧体浮动式湿压成型数字化伺服液压机,解决压机高能耗、无水不能开机等问题,实现自动化生产永磁铁氧体产品,提高其性能和产量、合格率,项目产品质量可靠,稳定性好,更好地满足国防工程以及电子工业、信息产业、家电行业等产业的配套,在磁性材料行业领域已得到推广应用。近三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289.08万元。拟提名该项目参评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项目简介:项目针对我国高端铁氧体产品生产原材料、工艺、设备落后等技术难题,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研制形成自动化设备——永磁铁氧体浮动式湿压成型数字化伺服液压机,实现高性能、低能耗、高产出、高合格率的自动化整机设备,大幅降低磁材企业用工成本、高端压机采购成本、维护成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客观评价:项目产品于2018年12月通过了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鉴定:该项目产品充退磁系统耗电量≦10kW·h,压机液压系统耗电量≦11kW·h,总机耗电量≦21kW·h,压机日耗冷却水为0。 推广应用情况:该项目产品在磁性材料行业领域已得到应用。在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浙江中科磁业股份、安徽万磁电子、马鞍山市鑫洋永磁、常州市金坛磁性材料、重庆凌达磁材科技等企业推广应用。近三年累计销售100台、收入(不含税)3289.08万元。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铁氧体永磁湿压成型压机软件V1.0;一种注料机;永磁铁氧体成型模;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浆过滤装置;一种直线位移传感器连接装置;铁氧体永磁湿压成型自动更换滤纸机构;一种固态颗粒料浆测压装置;一种滤纸的装夹装置。 主要完成人情况:1.郑钧译:宜宾大正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公司)法定代表人,总工程师,项目组组长。2.呙怒涛:公司技术部长,技术员,项目组副组长。3.郑雅文:公司副总经理,项目组磁性材料成型工艺指导。4.郑钧耀:公司副总经理,经济师,项目组组员。5.李贵兰,公司技术员,项目组组员。6.彭艳君,公司总经理助理,工程师,项目组组员。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项目由宜宾大正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独立完成。项目工艺已固化,实现了批量化稳定生产,产品质量可靠,产品在磁性材料行业领域得到应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产品替代进口,对提升永磁铁氧体产品性能和其成型工艺大幅度的提质增效、节能降耗,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更好地满足国内需要、增强磁性材料产品及下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宜宾大正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了项目组,由郑钧译担任组长,全面负责该课题的组织管理、指挥、技术研发工作;呙怒涛担任副组长,负责协调该课题的实施、协调工作。郑钧耀负责推进和市场开发、调研工作;其余人员为相关技术员,共同开展项目工作。 强力生物基纤维 项目名称:强力生物基纤维 提名单位意见:该项目突破了纺织行业传统工艺及装备多项核心关键技术,自主设计制造了成套生产装备,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成套技术体系和装备,实现了强力生物基纤维产品产业化。已推广应用至50多家企业,涉及婴幼儿服装、面膜无纺布、牛仔等领域,在气流纺、赛络纺、紧密赛络纺等新型纺纱织造领域,实现了对进口高档纤维素纤维的替换。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为国家倡导的纺织“三品战略”研发打下基础。拟提名该项目参评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项目简介:强力生物基纤维(产品名“雅赛尔”)是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历时四年自主开发的新一代高强生物基纤维。项目应用授权发明专利技术7件,主持制定1项行业技术标准,突破了国外技术限制和垄断,形成了高强低伸纤维素纤维制造技术体系。 客观评价:2016年6月8日,四川省科技厅在成都组织相关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认为该项目“创新性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推广应用情况:在赛络纺、紧密赛络纺、涡流纺、气流纺、环锭纺等纱纺和牛仔、针织内衣、无纺布以及毛巾、袜子等制造领域广泛应用。截至2018年,累计销售产品近5万吨,销售收入达8亿元。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一种高强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制备高强低伸粘胶纤维的工艺方法;半消光高强低伸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强低伸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超细型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消光超细型高强低伸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半消光高强低伸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主要完成人情况:1.邓传东: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工程师,项目组组长。2.李蓉玲: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下同,简称“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项目组工艺组长。3.冯涛:高级经济师,项目组顾问。4.贺敏: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项目组秘书。5.田启兵:公司总经理助理,工程师,项目组组员。7.黄艺:公司第一原液制造部经理,工程师,项目组组员。8.陈明付:公司生产品控部副经理,工程师,项目组组员。9.陈晓芳: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工程师,项目组组员。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独立完成。首创了纤维素研磨、纤维素揉搓、定向降聚多级粉碎、膜过滤处理等技术;独创多段大比例牵伸以及多浴法成型等工艺。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公司成立了雅赛尔强力生物基纤维课题项目组,由邓传东担任组长,全面负责该课题的组织管理、指挥工作;李蓉玲担任副组长,负责协调该课题的实施、协调、推进和市场开发工作;冯涛为项目创意人顾问;贺敏具体负责技术研发工作;其余人员为相关技术员,共同开展项目工作。 四、高导热微波衰减复合陶瓷材料及绿色制造技术 项目名称:高导热微波衰减复合陶瓷材料及绿色制造技术 提名单位意见:该项目产品采用再生氧化铍及碳化硅为主要原材料,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瓷料绿色循环利用技术,制备氧化铍/碳化硅高导热微波复合衰减瓷金属化产品,开发了废旧陶瓷料回收技术,实现氧化铍、氧化铝陶瓷的循环利用和零废弃物排放绿色制造。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微波真空电子技术领域各类航空、航天、地面雷达行波管中,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项目实现批量生产。近三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638万元。拟提名该项目参评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项目简介:项目利用高导热陶瓷作为基础材料,并与α碳化硅、三硅酸镁、氧化钇以一定比例添加在真空或者热压条件下进行烧结,形成具有热导率高、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大的高导热微波衰减复合陶瓷材料。针对微波衰减复合材料开发出独有的氧化铍高导热陶瓷基体绿色可再生制备技术,让氧化铍陶瓷能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且进一步提升衰减陶瓷的导热性能。研制出与高导热微波衰减复合陶瓷匹配的专用金属化材料配方与工艺,开发出高导热氧化铍/碳化硅复合衰减陶瓷材料批量生产工艺与技术,并成功导入量产,产品一致性达到国外同行同等水平。 客观评价:项目产品经第三方检测(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测试中心、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材料性能达到:8-16GHz介电常数:17.41-18.59;8-16GHz介电损耗正切值tanδ:0.22-0.29;25℃热导率: 140W/m.K ;100℃热导率:110W/m.K ;吸水率:0.09%-0.17%。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项目金属化方法经四川省电子学会2018年5月24日组织专家在成都进行成果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氧化铍/碳化硅微波复合陶瓷金属化配发及金属化烧结工艺具有创新性,能够保证产品的一致性;金属化后对于高导热陶瓷热导率影响较小,抗拉强度高,气密性较好,性能参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应用情况:氧化铍/碳化硅微波衰减陶瓷是微波真空器件的关键器件之一,配套大功率真空器件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中,是国家重大专项的核心电子器件。主要用户有中电12所、中科院电子所、772厂、776厂、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氧化铍/碳化硅复合微波衰减陶瓷的制作方法;氧化铍陶瓷金属化方法;氧化铍废料杂质处理与提纯回收系统;陶瓷杆等静压成型模具。 主要完成人情况:1.段冰:宜宾红星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项目整体组织、策划者。2.尚华: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项目策划及技术指导。3.林贵洪:公司陶瓷设计室主任,工程师,技术监督,工艺文件及专利审查。4.王刚:公司设计师,工程师,项目成型及烧结工艺设计人,项目相关工艺文件及专利编撰者。5.任鹏道:公司陶瓷设计室副主任,工程师,备料、研磨加工工艺研究,相关工艺文件主要编撰者。6.罗毅:公司设计师,工程师,项目废料杂质处理与提纯回收研究,相关工艺文件及专利编撰者。7.毛晋峰:公司设计师,工程师,项目金属化工艺研究,相关工艺文件及论文编撰者。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宜宾红星电子有限公司独立完成。本项目实现了国内自主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微波真空电子技术领域各类航空、航天、地面雷达行波管中,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开发了废旧陶瓷料回收技术,同属于业内首创,成功实现氧化铍、氧化铝陶瓷的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项目自2016年实施转化以来,截至2018年底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638万元,利润1659万元。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段冰为项目主要负责人,负责项目整体策划,工艺文件及专利的审核;尚华为项目主要承担人,项目策划及技术指导,项目进度推进。林贵洪为项目主要承担人,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制作,整体技术监查。王刚为项目主要承担人,负责项目成型及烧结工艺研究。任鹏道为项目主要承担人,负责备料、研磨加工工艺研究。罗毅为项目主要承担人,负责废料杂质处理与提纯回收工艺研究。毛晋峰为项目主要承担人,负责金属化工艺研究。 五、高可靠超薄防水旋转开关开发及应用 项目名称:高可靠超薄防水旋转开关开发及应用 提名单位意见:该项目开发出高可靠超薄防水型旋转开关机电元件,产品具有小型化、高可靠、超薄防水、长寿命、数字编码输出、电磁兼容等特点,主要应用于航空、电子、兵器、船舶、雷达通讯终端设备,实现了新一代旋转开关产品的升级换代,可替代进口。产品满足军民用通讯终端设备配套需求,国内军用终端市场占有率高。拟提名该项目参评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项目简介:项目对开关机电元件小型化、高可靠性的需求,研制出具有高可靠小型化旋转开关, 形成新一代高可靠超薄防水型旋转开关产品是数字通讯终端设备操控使用的主要器件。项目实现了自主创新设计,达到国外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完成替代进口。产品和传统相比,大大减小了体积、达到高可靠性、防水、电磁兼容等特性。已实现批量量产配套,国内军用终端市场占有率95%,技术成果得到良好转化应用。 客观评价:项目产品具有小型化、高可靠、超薄防水、长寿命、数字编码输出、电磁兼容等特点。2016年,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二检测中心鉴定为“首次鉴定合格”;2017年,经国家装备发展部组织专家组在成都鉴定,一致认定“项目成果国内技术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情况:高可靠超薄防水旋转开关已完成技术应用,广泛配套各军民用通讯终端设备使用。主要用户有电子712、710、750厂、中点30所、解放军6902厂等单位。项目开发成果生产销售产品已突破15万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2802万元,实现效益890万元。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旋转开关;KX124-105-P15-H45型旋转开关;KX124-5W1D-P15(450)型旋转开关。 主要完成人情况:1.陈旭,宜宾红星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机电设计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项目总体策划人。2.唐语,公司设计师,工程师,项目主要设计、工艺实施者,技术工艺项目推进,标准参与编制人。3.刘庆,公司设计师,工程师,项目实施方案制作人之一,项目实施人。4.张天源,公司设计师,项目生产加工工艺人,项目相关工艺文件编撰者。5.曹继成,公司制造部部长,工程师,项目生产制造人,整个项目生产加工工艺人,项目相关生产工艺文件、专利编撰者。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应用推广贡献:宜宾红星电子有限公司独立完成。自主创新开发的新一代高可靠超薄防水型旋转开关项目产品,达到国外技术水平,产品国内技术领先水平。该产品实现了新一代旋转开关产品的升级换代,可完全替代进口。创新的设计和高可靠技术,满足军民用通讯终端设备配套需求。项目产品完成技术成果应用,实现批量量产配套,国内军用终端市场占有率95%,技术成果得到良好转化应用。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陈旭为项目主要负责人,负责项目总体整体策划,产品设计、标准及专利的编制。唐语为项目主要承担人,项目策划及技术设计,项目进度推进。刘庆为项目主要承担人,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制作,方案实施。张天源为项目主要承担人,负责项目技术生产组织实施。曹继成为项目主要承担人,负责生产工艺组织实施。 六、高效智能快消品包装模具的研发及应用 项目名称:高效智能快消品包装模具的研发及应用 提名单位意见:该项目成功研发了智能错层调节模内合盖、特殊镶拼式的多层冷却、内凹型密封、便于零件更换的设计、侧向分型瓶盖模具等新技术,突破了高效多腔快消品包装模具的技术难题,在国内率先开发了多系列高效长寿命的快消品包装模具,实现可持续的低消耗、零污染、零排放的生产模式,加快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4年推广使用至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43316万元,利润超过8416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拟提名该项目参评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项目简介:项目通过对快消品包装产品外观、功能性以及产品的轻量化进行研究、研究快消品模具的结构特性,制定设计规范、研究精密高效快消品包装模具、研究智能高效快消品包装模具和研究智能高效模具注塑系统集成开发48腔以上,甚至96腔的高腔模具,满足客户大批量生产的需求,打破了国外对国内高腔精密模具的垄断状态。 客观评价:2017年6月12日,经成都西南交大科技园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评价:本项目全面完成研发任务,实现销售占领市场,项目整体TIL(技术创新水平与成熟度)处于10级(销售级)。综合评定本项目整体创新性属于国内首创,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情况:截至2018年12月,相关模具生产的采血管占据我国采血管领域56%以上的市场份额,在食品饮料包装方面、日化包装方面也有大规模应用。与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如达利园、乐百氏、珠海中富、箭牌(中国)、鲁花、海天、千禾、九三、强生、悦康药业、威高等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赢得了市场和客户的肯定,并出口英国、土耳其、南非、印尼等国,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可调节产品局部成型厚度的模具;用于成型带有内螺纹的瓶盖的模具及其模仁;侧向分型瓶盖模具;针阀式热流道结构;侧向分型瓶盖模具;弹性收缩型芯机构;运动型翻盖;运动型瓶盖;浇口模仁冷却机构和注塑模具冷却机构;混合瓶盖;齿条模板机构;活动型芯机构;注塑模具智能管理系统;一种多功能防伪组合盖;混合瓶盖。 主要完成人情况:1.罗刚:四川省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经理,工程师,项目总负责人;2.刘宗义: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3.张涛:技术部副部长 、工程师、项目管理;4.张义海:产品研发部部长、工程师 、项目研发负责人;5.王鑫:公司员工,工程师,项目开发主研人员;6.江邦杰:公司员工,工程师,项目开发主研人员;7.彭英财:公司员工,工程师,模具开发主研人员;8.陈刚:公司员工,工程师,技术标准化;9.宗志新:公司员工,助理工程师,技术标准化;10.杨伟:营销部副部长,工程师,项目制造负责人;11.赵仁兵:公司员工,工程师,产品开发人员;12.黄鹄:CAM工艺室副主任,工程师,项目CAM工艺人员;13.黄发宾:公司员工,助理工程师,项目CAE人员。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四川省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独立完成。项目开发了48腔以上至96腔的高腔模具,满足客户大批量生产的需求,打破了国外对国内高腔精密模具的垄断状态,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模具生产的采血管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在食品饮料包装方面、日化包装方面也有大规模应用。项目从2014年起推广使用,截至2018年底实现销售收入43316万元,利润超过8416万元。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四川省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成立了高效智能快消品包装模具的研发及应用项目组,由罗刚担任组长,全面负责该课题的组织管理、指挥、技术研发工作;刘宗义担任副组长,负责协调该课题的实施、协调工作;张涛、张义海、杨伟作为项目技术、研发、制造负责人;其余人员承担了项目的模具开发、技术标准化、项目制造、产品开发、项目CAE分析、项目管理等工作。
附件下载
我要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