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关于印发《重庆市发展“研究院经济”促进未来产业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我的企业,可以获得多少资金?是否适合申报
关于印发《重庆市发展“研究院经济”促进未来产业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在线咨询

  • 发布日期:2025-07-23
  • 来源:宣传部
  • 类型:通知
  • A+
    A-

渝经信未来〔2025〕3号
    
    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经信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发展“研究院经济”促进未来产业培育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7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发展“研究院经济”促进未来产业培育实施方案

    发展“研究院经济”是提升产业生成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发展“研究院经济”,促进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建设,紧紧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未来产业培育为重点,推动更多前沿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将“研究院经济”打造成为具有高辨识度的未来产业生成样本,助力重庆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功能定位
    “研究院经济”是打通前沿科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整个创新链条的重要载体,包括政府及国有平台、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专业机构等建设的具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中试验证、企业孵化、专业服务等功能的各类产业研究院。
    (三)发展模式
    政府及国有平台主导类。主要由政府主导建立,聚焦全市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定向筛选引进国内外颠覆性、前沿性的创新成果和优秀创新团队,加快企业孵化生成。
    高校及科研院所主导类。主要由高校院所主导建立,聚焦高校院所建设的重点科研平台以及优势科研团队形成的前沿原创科技成果,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企业主导类。主要由企业主导建立,聚焦企业自身或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市场布局和行业应用,推动行业技术产品迭代升级,促进现有产业未来化发展。
    专业机构主导类。主要由专业机构主导建立,聚焦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和行业共性需求,提供概念验证、工艺研发、中试验证、检验检测、产业化应用等服务。
    (四)工作目标
    到2027年,全市未来产业孵化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成能力持续提升,“研究院经济”成为支撑我市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力争建成各类产业研究院50个以上,年均孵化培育未来产业企业20家以上,累计开展技术服务5000次以上(含委托研发、技术转让等)。
    二、主要任务
    (一)培育建设各类产业研究院
    1.新建培育一批。支持有条件的区县政府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筛选引进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一批“硬科技”企业。支持高校及科研院所围绕研发成果,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支持专业机构提升概念验证、中试验证等市场化服务水平,加速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
    2.整合提升一批。鼓励引导全市产业研究方向相近、关联度较大、资源相对集中的创新平台进行优化整合,联合共建更高能级的公共研发机构。引导现有产业研究院提升软硬件条件、汇聚更多资源、创新商业模式和运行机制等,在推动企业孵化生成、解决急需共性技术难题、提供市场化科技服务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3.精准引进一批。针对性招引一批与我市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的高校、科研院所或科技服务机构,在我市新建研究院。支持市内研究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优势企业,通过人才交流、联合攻关、共建平台等方式开展合作交流和资源对接,并采取适当方式组建研究院。
    (二)增强研究院核心能力
    1.强化技术攻关能力。鼓励和支持研究院积极承担国家和市级重大攻关任务或专项,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及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突破一批产业基础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研制一批引领性强的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和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
    2.强化中试验证能力。支持研究院建设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形成覆盖工程开发、技术熟化、工艺创新、产品试制、试验验证等功能的全链条中试服务能力,加速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研究院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建设中试基地,积极申报国家中试基地。
    3.强化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支持研究院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大中小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资源,加强人才、技术、服务、产品等对接,实现创新资源高效匹配。支持研究院优化试验设备、测试仪器、计算平台、数据中心、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等软硬件,提升研发所需综合水平,为产业和行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成果应用、资源共享、人才培训等市场化服务。支持研究院优化专利导航服务,构建重点产业专利资源池,推动存量专利精准匹配企业需求。
    (三)提升研究院运行效能
    1.优化开放共享机制。强化各类研究院业务协同,建立仪器设备、试验场地、数据库、人才等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构建市级跨研究院合作交流平台,定期举办论坛、研讨会等,促进信息共享和项目对接。支持研究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优势企业等开展合作交流和资源对接。
    2.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引导研究院建立完善科技成果引入筛选、全成长周期加速孵化管控、科技成果产业化长效运营等机制,强化资金、质量、市场等风险管控。探索建立项目筛选论证、工程化开发、企业孵化等有偿服务机制,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人才培训培养机制,提升研究院人才综合素养、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
    3.建立数字化赋能机制。支持研究院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运营模式和组织形态变革。鼓励研究院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链接“产业大脑”“四链”资源和“四侧”数据,运用“企业码上服务”智能体,提升资源对接和企业孵化效率。
    (四)培优研究院发展生态
    1.高质量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支持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域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构建产业聚合、科技转化、资金融通、人才引育、数字赋能等未来产业生态体系,为研究院孵化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发展空间。
    2.引育集聚科创人才。支持研究院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对接合作,打造开放人才生态圈,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培育壮大技术经理人、投资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孵化器管理人四支队伍。完善人才评价及服务机制,营造鼓励原创、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
    3.构建畅通的科产金一体化机制。支持研究院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体系,联动风险投资、金融机构等,形成覆盖天使、VC、PE等全链条的产业基金投资矩阵,满足初创企业投融资需求。举办“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路演活动,搭建研究院与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对接平台,加强孵化项目投融资对接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经济信息委会同相关市级部门,强化协调配合,加强市、区联动,共同推动方案实施。组织推动有优势、有条件的科研力量牵头或参与研究院创建,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和工作举措,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二)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研究院孵化培育未来产业企业的政策措施,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研发、优秀典型应用场景打造、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各区县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支持“研究院经济”的政策措施。

    (三)强化评价管理。探索建立“研究院经济”评价体系和动态运行管理机制,按年度分类别开展研究院绩效评估,重点考察未来产业孵化培育等情况,评估结果作为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加强典型案例宣传推广,营造有利于推动发展“研究院经济”的良好氛围。


我的企业通过培育后
多久能申报成功?
关于印发《重庆市发展“研究院经济”促进未来产业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在线咨询

附件下载

我的企业可以申报什么项目?
能获得多少奖励资金?

在线咨询

百万奖励资金
培育名额,免费领取

在线咨询

我要申报

获取验证码
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