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全面做好2025年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我们起草了《2025年全省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根据程序要求,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发送电子邮箱:sjxwxxhtj@shandong.cn。
二、通过中国邮政EMS快递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互联网处。邮寄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省府前街1号,邮编250011。
三、征求意见时间: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8日。
附件:1.《2025年全省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docx
2.起草说明.doc
(联系方式:工业互联网处0531-51782669)
2025年全省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
2025年,全省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总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为主线,以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为抓手,继续深入实施“工赋山东”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强化“一体谋划、试点切入、项目实施、要素保障”闭环工作路径,完善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标识、数据、安全”功能体系和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场景培育、改造示范、普及提升”全流程服务,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扩面提质,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94%左右,较去年提升2-3个百分点,工业互联网功能体系全面加强,新开通5G基站3万个、培育省级重点平台50家左右,遴选实施新一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项目50个以上,打造一批“点上标杆、线上示范、面上样板”,推动两化融合水平持续保持全国前列。
一、夯实工业互联网底座支撑
1.提速网络升级。认真落实《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继续实施5G“百城万站”深度覆盖和“百企千例”规模应用行动,全年新开通5G基站3万个,将5G工厂纳入新一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支持范围,释放5G赋能作用。加快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对新建设的具备5G技术演进特性且承载垂直行业创新应用流量的5G基站按规定给予支持。
2.强化平台支撑。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梯次培优工程,新培育省级重点平台50家左右,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部署安排,积极争创国家级“双跨”平台和特色专业型平台,对新入选的国家级平台按规定给予支持。结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年度评价工作,探索开展平台分类分级试点,发挥“6+40+N”平台资源优势,完善“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生态体系,精准赋能行业和领域数字化转型。
3.加快标识贯通。实施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推动“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新建成标识解析二级节点3个左右。深化标识解析在产业链供应链贯通、质量追溯、数据流通等方面应用,对商业模式清晰且形成规模化标识解析应用服务能力的节点按规定给予支持。
4.深化数据赋能。围绕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以及应用等,遴选一批优秀大数据产品、解决方案、应用案例,培育一批重点数厂、数商。加快黄河工业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山东算网”等建设,完善智算云服务体系。持续实施DCMM贯标,引导企业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年底前培育“晨星工厂”试点企业5000家以上。
5.抓实安全护航。落实《护航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统筹推进100家试点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实施网络安全深度行活动,围绕重点政策、实践经验、技术路径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专题培训。围绕“工业互联网安全”方向遴选启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项目,形成一批工业互联网安全典型场景解决方案,按规定给予支持。
二、常态化开展诊断评估“建档立卡”
6.全面开展免费诊断评估。结合工信部工作部署及有关国家标准,优化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与现有类型数字化评估指标的换算工作,避免重复评估。依托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线上服务平台,常态化开放线上免费诊断评估系统,帮助企业和各市了解所处发展阶段和区域转型水平,并基于评估数据,向企业精准推送转型升级路径指南。
7.“建档立卡”加快普及提升。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建档立卡”,优化“一企一档”“一项一档”清单式、常态化精准服务机制。其中,对于未转型企业建立“一企一档”在评估诊断、人才培训、免费体验、供需对接等环节强化服务;对于转型关键期企业建立“一项一档”,进一步挖掘升级需求,扩大资源要素供给,加快项目落地见效。对于实施成效较好的项目,支持申报省级、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标杆。
三、“点线面”多维度推进
8.“点上”选树企业转型标杆。与大规模设备更新、新型技术改造等重点工作结合,启动培育一批数字化技改项目、数字化车间、5G工厂、智能工厂、数字领航企业,对新入选的数字领航企业等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标杆按规定给予支持。在揭榜挂帅试点项目中增设“技术赋能”方向,推动工业互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企业赋能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典型场景,以场景之“和”数字化转型之“解”。
9.“线上”培育链式转型示范。在揭榜挂帅试点项目中增设“链式转型”方向,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建设或升级数字化平台,开放数字系统接口,引导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接入,实施标准统一的数字化转型改造,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实现企业高效协同,通过链式牵引带动上下游、大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整体提升,按规定给予支持。将部数字化供应链试点与揭榜挂帅工作结合,打造一批数字化供应链。
10.“面上”打造区域转型样板。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加快推动政策、技术、标准、服务等要素资源进园区,推动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先进制造业集群等转型发展。优化“小快轻准”共性产品和解决方案“尝鲜”机制,通过免费试用产品或“微改造”,助力园区、集群企业低成本实施数字化项目,迈出转型第一步。
四、建强用好公共服务体系
11.高标准运营数促中心。坚持以“聚能+赋能”为核心,进一步汇聚专业服务资源,全面提升场景体验、供需对接、人才培训等核心服务能力,探索更具粘性的服务模式,持续开展“双走进”活动,服务赋能企业1万家。其中,聚焦3-5个主导行业重点深耕,增强专业化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服务走深走实,切实打造全国领先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标杆。
12.构建转型梯次服务体系。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一批深耕行业领域的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探索构建“促进中心—行业(区域)中心—数字专员”三级服务体系,打通转型服务“最后一公里”。将促进中心等载体对外赋能纳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支持范围,积极争创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按规定给予支持。
13.深化抓好数字化转型培训。进一步做优线上转型云课堂、做实线下培训课程,聚焦全省产业链及各市、县(市、区)特色行业或数字化基础薄弱的企业转型需求,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精准开展普及提升培训,持续加大培训覆盖面和带动性,“以培促转”助力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