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邛崃市人民政府:成都市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试行)

我的企业,可以获得多少资金?是否适合申报
成都市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试行)

在线咨询

  • 发布日期:2022-06-29
  • 来源:其他
  • 类型:通知
  • A+
    A-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创新链建设为抓手,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现代种业高地,制定本措施。
    一、加强种质资源与新品种保护
    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抢抓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建设机遇,搭建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加强地方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圃(场、库)管护;鼓励在蓉农业科研院所和大型育种研发企业参与种质资源的引进、收集、整理、鉴定、保护、保存,开展种质资源交流。加大种子(种苗)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对新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给予5万元/个一次性奖励;对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畜禽遗传资源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审定通过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林科学院,各区(市)县(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推动育种科研平台建设
    支持以种业园区总部区为重点,打造集种质资源保护、品种研发、创新转化、场景营造为一体的种业科创空间。争取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子育种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研发平台在种业科创空间布局。鼓励在蓉种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共建创新平台,对新获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对新获批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给予300万元配套资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给予150万元、50万元支持;对新认定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给予最高50万元支持;对成功设立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的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支持在蓉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按照实际国拨经费的15%给予最高200万元配套资助。[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协,各区(市)县]
    三、培养引进种业高端人才
    加快培养引进种业领军人才和种业创新核心团队。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到企业兼职从事科研育种工作,并参与科研成果权益分配。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企业需要的种业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科技人才兼职,促进种业人才双向交流。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招收博士后开展种业研究和成果转化,给予新建站和在站补贴。支持种业人才按规定申报政府特殊津贴人选和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鼓励符合条件的种业高层次人才申报蓉漂计划",对入选蓉漂计划"顶尖创新团队,给予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将种业人才纳入市级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范围。赋予链主企业领军人才推荐自主权,对种业领域产业领军人才给予30万元资金资助,以及子女入学、人才安居、交流培训等配套服务。[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市)县]
    四、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引导种业企业以委托研发、购买服务、种子收益返还资金等方式,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联合育种。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联合开发、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等形式,与企业开展深层次、战略性合作。依托各类种业科技项目,探索建立技术需求导向、项目任务带动、平台资源共享、产学研协同的种业创新机制。支持国家级种业园区和种业创新中心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龙头企业,以揭榜挂帅"的方式,按产业化创新模式实施设计育种、生物育种等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商业化育种模式。[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市)县]
    五、提升良种繁育能力
    完善杂交水稻、玉米、油菜及蔬菜制种保险政策。推进各类育制种基地建设,鼓励种业企业在蓉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对在市域内100亩以上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主体,给予400元/亩补贴。提高粮油、蔬菜集约化育苗能力,对新购买未纳入四川省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的,且适合我市农机化发展的先进育苗机械设备,原则上按照机械设备价值的50%进行补贴,每台(套)最高补贴60万元。[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市)县]
    六、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支持在蓉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种业成果转化基地,对突破性成果转化实施后补助。鼓励创新主体开展技术交易活动,吸纳转化科技成果,分别对技术交易输出方和交易中介方,按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的3%,一次性给予单个项目最高50万元资助,每个单位单一年度最高300万元资助;对技术交易吸纳方,按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的4%,一次性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资助,每个单位单一年度最高300万元资助。[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市)县]
    七、支持农业优新品种推广
    大力推进种业与会展业深度融合,构建种业会展新业态。鼓励举办种业会展活动,开展成都种业品牌创建和推介行动,支持举办种业博览会、蔬菜博览会、鱼凫杯"优质稻米品鉴会,集中展示、示范推广优新品种。鼓励将种子博物馆建设纳入青少年科学研考路线、科学(科普)教育基地。整合各级学会、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资源,广泛开展种业知识科学普及。[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协,各区(市)县]
    八、培育壮大种业链主企业
    加快组建成都种业集团,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直接投资等方式,着力培育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优质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市场化的战略性兼并重组。实施现代种业链主企业培育行动,支持种业企业上市融资,对成功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在享受现有上市支持政策的基础上,追加补贴200万元。对全球种业20强或中国种业10强企业在蓉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的,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种业企业通过农贷通"平台融资贷款的,按当期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给予贷款主体最高100%、不超过50万元贴息补助。创新种业金融支持方式,鼓励引导在蓉金融机构通过开发种业信贷产品等方式扶持种业发展,推动种业知识产权、合同订单等无形资产纳入抵押对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金融监管局,各区(市)县]
    九、推动种业产业向园区集聚
    鼓励区(市)县将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支持种业发展。对新落户天府现代种业园和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的企业、研发机构和科企联合体租用种业标准化厂房的,分别给予6元月/平方米租金补贴,每个主体补贴面积不超过3000平方米;租用实验室的,给予15元月/平方米租金补贴,每个主体补贴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市)县]
    十、建立西部种业联盟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为契机,联合西部地区涉农高校、科研机构、种业协(商)会、新型经营主体等单位建立西部种业联盟,开展种业重大技术联合攻关、共性技术研发服务、种业人才培养、对外交流及品牌打造等工作,全面服务种业产业发展。鼓励国家级学会围绕成都种业发展需求开展会地联合创新服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协、市农林科学院,各区(市)县]

    本措施自2022年5月6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我的企业通过培育后
多久能申报成功?
成都市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试行)

在线咨询

附件下载

我的企业可以申报什么项目?
能获得多少奖励资金?

在线咨询

百万奖励资金
培育名额,免费领取

在线咨询

我要申报

获取验证码
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