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成都市中小企业2018年工作要点

关键词: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发布日期:2018-03-29
  • 来源:
  • A+
    A-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重点,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原则,着力培育新增量、新动能,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一、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一)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将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列入重点培育名单,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帮助的力度,全年培育“拟上规”“成长型”“小巨人”企业2000户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60户以上。落实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支持政策,引导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二)鼓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完成150户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任务。积极搭建管理咨询、法律、财税、信息化等专业化服务平台、渠道,引导企业在专业机构帮助下实施财务、资产、机构、业务等方面的辅导改制,推进中小企业产权多元化、治理规范化、管理科学化。

(三)深化企业信息化应用层次。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遴选一批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服务商,向中小企业推荐一批低成本、模块化管理系统软件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部署应用覆盖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鼓励支持中小企业采购“工业云”服务,加快管理和经营业务上“云”,努力培育上“云”标杆和示范中小企业。

(四)鼓励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推进大中小企业协作,利用经济部门牵头大企业大集团服务工作机制,编辑汇总企业资源需求,形成资源数据库,定期面向区域内中小企业整理发布。同时建立中小企业产业链配套目录,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分头推广,促进区域内大中小企业市场对接,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

(五)挖掘培育新经济企业。发掘一批在我市创办的依托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平台的共享经济类型企业,支持企业向远程运维、产业电商、设计众包等平台化转型。积极创造投融资条件,鼓励企业拓展业务应用场景,加快全国市场布局,帮助企业尽快成长为我市新经济领域具有“独角兽”潜质的创新型企业。

(六)完善中小企业运行监测体系。做好省中小(微)工业企业运行监测月报工作,研究建立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定期发布有关信息。联合专业机构,针对新时代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提出政策措施建议意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决策依据。

二、不断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一)开展服务机构认定。开展市级服务平台、小企业创业基地和服务机构认定工作,全年新认定成都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5个,成都市小企业创业基地5个,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机构10个。不断聚集整合优质服务资源,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思路以及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积极支持服务质量好、服务效率高、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发展,树立服务典型,宣传品牌服务机构,促进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积极打造“双创”平台。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利用国家、省、市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通过重点支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载体空间的提升服务能力建设和系列“双创”服务活动的开展,积极打造“双创”平台,持续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不断掀起创新、创业高潮,努力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

三、广泛开展社会化服务活动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化服务活动。依托银企院校四方平台,组织各类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信息、投融资、创业、人才与培训、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咨询、市场开拓、法律等中小企业成长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服务活动,重点开展投融资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拓展、人才服务活动政策服务110场以上,参加企业3000户(次)以上。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引导社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

(二)做好素质提升培训。根据中小企业的培训需求,选择有品牌、有质量、有效率培训机构,开展针对性强、质量好的中小企业素质提升培训活动,加强培训活动的督促检查工作,确保素质提升培训工作的质量。做好中小企业素质提升培训工作的宣传,提高企业知晓度和参与度,全年举办培训600期(次)以上,中小企业参训人员5.5万人(次)以上。

(三)推进开放发展经贸交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政策的引导作用,支持服务机构组织、带动中小企业跟随大企业、大项目“走出去”。深入推进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等中外合作园区高水平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打造成外向型产业集群。支持跨境电商平台建立经贸交流平台,组织我市中小企业开展采购-生产对接,打造若干个终端商品直供基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15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第10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第17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和2018年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等活动。依托会展平台,依靠专业机构,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专业采购,以展促销,帮助企业取得实实在在的经贸交流成果。

四、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一)扎实推动产融合作试点工作。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对接合作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动产业与金融互动共赢,通过试点探索,切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重点发展跨境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支持“双创”金融产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完善产业链金融服务、探索试点工业园区早期工业土地增信融资服务。完善产融信息合作平台,完善“银企校院”对接机制和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增强融资服务能力。营造产融合作良好环境,开展多形式银企融资对接,构建银企互信的信用环境。

(二)稳步推进“壮大贷”“民营企业应急周转金”工作。进一步完善政银担企合作机制,加大协调力度,做到政策互通,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及时报道项目动态和成效,让企业了解产品的差异化特点,帮助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的融资产品。继续做好风险防控,把好入口关,建立健全科学、安全、快捷的项目审保审贷和风控流程,树立担当和适度控制风险意识,共同管控好风险。继续扩大覆盖面,各区(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多走访企业,摸准具体情况,根据自身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荐更多的企业享受政策,稳妥推进扩大规模和范围,“壮大贷”全年计划放贷25亿元,惠及企业250户以上。

五、深化企业服务工作

(一)加强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企业服务平台+‘962578’服务热线”方式,将企业服务平台延伸至区(市)县,构建市县两级一体化企业服务体系建立政策发布平台,市级部门和各区(市)县发布重大政策、项目申报时,同步在企业服务平台推送信息。进一步完善服务平台相关工作制度,建立高效的企业服务工作机制及流程,确保企业诉求和涉企问题的快速流转和及时办理,实现企业诉求办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二)深化线下企业服务。围绕企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常态化、制度化召开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和企业家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加强对企业的调研、实地走访,主动上门服务,同企业“面对面”座谈,重点了解“走出去”、融资保障、财税政策等民营企业密切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困难,助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六、抓好《中小企业促进法》宣传贯彻工作

广泛开展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宣传贯彻活动,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对整部法律条文进行全面梳理,准确把握和理解法律内涵,提升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对法律理解和执行能力。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各类媒体,以专家解读、领导访谈、专栏报道等形式,宣传新《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立法精神和实质内涵,不断扩大法律知晓面及影响力。通过组织开展“政策大讲堂”、专题讲座等形式,向中小企业解读法律条文,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和熟悉新《中小企业促进法》,形成学法、懂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建立督促指导机制,通过开展定期交流、专项督查等方式,加强对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宣传贯彻工作的督促和指导。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