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全力推进服务业有序复工复产

关键词: 复工复产

  • 发布日期:2020-04-09
  • 来源:新华网
  • A+
    A-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不断推进,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复。服务业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小微企业的主要经营领域,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各地各部门应主动作为,统筹推进服务业有序复工复产。

  疫情突如其来,我国服务业经受巨大冲击,诸多业态停摆,经营压力陡增。国内疫情缓解之后,各地制造业复工复产进展顺利,但服务业整体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服务行业用工较为密集,人员流动频繁,且以接触式服务为主,疫情防控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服务业用工需要跨区域大规模流动,且主要向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流动,在境外疫情输入性风险尚未实质性缓解的情况下,这些城市还不具备服务业全面复工复产的条件。

  尽管如此,仍需克服各种困难推进服务业有序复工复产。其一,制造业良性运转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支持。生产性服务业是面向生产过程的服务,与制造业直接相关,随着制造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也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复工运营。其二,城镇居民的生活性服务需求强劲。生活性服务业直接关系到城镇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品质,受疫情影响被暂时抑制的生活性服务需求,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好转,面临集中释放的可能。其三,维持中小微企业经营生存和社会就业稳定,需要加快推进服务业有序复工复产。其四,大多数服务业企业不具备数字经营条件,目前相当部分服务业深度依赖现场体验,服务业中小微企业普遍缺少打造数字经营平台的技术能力。

  当前,各地应主动作为推动服务业有序复工复产。一是全国层面加快推进健康码互认。健康码在全国层面的互认,技术上不存在障碍,主要还是地方疫情管控思维存在差异。虽然境外疫情输入性风险尚未实质性缓解,但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精准掌握人员流动情况,能够及时对境外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人员等采取必要防控措施,应加快推进健康码全国互通互认和跨区域人员流动,这正是服务业全面复工复产的大前提。

  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服务业有序复工复产。大部分服务业经营场所人群聚集,人员流动规模大,交叉感染可能性高,疫情防控的成本和压力远大于制造业企业。即便如此,也应在严格外防输入和内防反弹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产,协调解决企业在用工、资金和防护物资、员工返岗、交通运输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支持企业数字化经营转型,努力做到应复尽复。

  三是做好金融政策精准滴灌。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多有实物资产、供应链订单来支持融资,有利于金融扶持政策精准灌溉。但多数服务业中小微企业为轻资产企业,融资额小且分散,需要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和担保机构共同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有效满足疫情冲击下这些企业的金融需求。

  四是进一步刺激服务业需求释放。目前,中央和地方的扶持政策都已落地,有效缓解了服务业中小微企业的阶段性经营困难。在服务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过程中,在涉及现场体验、面对面服务的细分行业,可考虑推出消费券、消费补贴等政策,刺激消费需求释放。同时加强宣传,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服务业全面复苏,既需要多方合力帮助,更需要从业者积极“自救”,加快运用新手段、新技术化危为机,另辟蹊径谋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