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行业头部化进行时 中小私募转型迫切

关键词: 中小私募

  • 发布日期:2019-07-19
  • 来源:新华网
  • A+
    A-

上半年的市场波澜起伏,既有年初的快速躁动,也有年中的横盘震荡,但相比2018年局势毫无疑问好的太多。不过,“看天吃饭”的证券类私募们依然过得不轻松,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无论是管理人家数还是管理规模近两个月都在不断减少。这一方面是因为私募中赚钱的仍属少数,想稳定业绩并不简单,另一方面私募行业的头部化趋势愈发明显,中小型私募压力明显。

  证券私募再现降幅

  相比2018年,2019年上半年的行情对证券类私募可谓是“久旱逢甘霖”。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私募股票策略指数以15.45%的收益率排名第一,同时接近9成的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在上半年获得了正收益率,其中不乏一些私募取得了翻倍的业绩。

  2019年上半年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年初到4月初,上证指数从2440.91点迅速攀升至3200点附近,另一个则是之后从3200点一度回调至2800点附近。作为一个“看天吃饭”的行业,证券类私募行业也因为这一行情的变化分为了两个阶段:在4月时证券类私募的规模单月规模增长达到2448.70亿元,但在5月和6月则再现下降趋势,分别比上月下降125.90亿元和130.20亿元。

  对于一些中小型私募而言,在市场转暖之际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业绩,但市场目光和资金却没有向他们伸出橄榄枝,资金越来越向更大的私募倾斜。深圳一小型私募机构的市场总监杨明(化名)就坦言,他之前在一家大型投资机构工作多年,近两年来加入了这家小型私募,他认为中小型私募机构愈发难做:“年初好多私募比我们做的好,我们最好时的收益也不过30%,但很多私募都做到了50%以上,甚至有私募做到了400%的收益,经过调整剩下的收益也不过8%左右,再加上我们是一家小型私募没有知名度,募资很难。”

  行业整合进行时

  事实上,与前述的私募类似,绝大部分中小型私募机构的日子已经越发难过,私募行业的头部化、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杨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除了直销团队,他们也比较看重代销渠道,代销渠道对扩张私募规模极为明显,但他最近老是碰壁:“现在正规机构中银行的渠道最难进,第三方机构和券商之前因为吃过亏,所以对中小型私募的门槛都非常高,比如要求10亿元以上的规模、3年以上的历史业绩,公司投研团队实力也要被考量等。即使满足相关要求,如果团队核心人物只有一两个人,他们也会疑虑一个核心人物究竟能撑住多大的规模。”

  一位广州私募人士表示,其所在公司成立于2017年,没有头部私募和老牌私募的品牌优势,很难让市场关注到。“在经历2015年的股市大调整之前,投资者对私募有相当高的认可度,但私募行业的神话在那一年被打破了,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一直都没有停下来。”

  实力成比拼关键

  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对于私募机构本身来说,想要在行业立足,自身有过硬的实力是最关键的。私募排排网指出,专业化、机构化、差异化等几个趋势是私募未来转型的方向。

  首先是专业化,在资管行业里,业绩是私募的生命线,想要取得长期优秀的业绩,专业化是私募必经之路。这里的专业化包括投资的专业化,也包含私募机构运营的专业化。其次是机构化,随着私募机构的逐步增多,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私募的难度会增加,通过专业机构进行投资是较好的选择。在美国市场上,私募基金的资产持有人为个人的只占到基金净资产的不到15%,其余的管理规模均为机构持有。而我国的私募基金投资者,从私募的募资渠道数据可以看到,至少70%是个人投资者(包括私募直销和三方代销)。此外,就是私募的定位需要有差异化,走精品化战略。我国9000多家证券类私募,投资策略丰富多样,大型机构的渠道广、策略多、综合竞争力强。而中小型私募想要让个人及机构投资者能更好的选择,则需要有自己的独特定位,例如有独特的策略、有独特的风格等,精品化、差异化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法宝。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