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推开时光之门,2018已至。新时代的前行路上,奋发而为的成都高新区,已全速开启新征程。
如果说城市战略是经济发展的方向指引,经济发展则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支撑。在上月29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产业功能区”作为2018年经济工作加快建设的“三大载体”之一,被多次强调与提及。
蹄疾步稳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月2日,新年上班第一天,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核心,在全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程中走在前列。”
成都高新西区,格罗方德“晶圆”年底投产。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进一步完善。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快速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一大批包括诺奖得主毕晓普在内的高端人才齐聚生物医药领域。在成都高新区,这些顶级人才汇聚在打造核心载体产业功能区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截至2017年12月,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已签约项目84个,协议总投资超900亿元,引进诺奖团队3个、两院院士3名、海归高层次人才团队21个。
日前的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提出,未来成都将持续深化产业功能区建设,以66个产业园区(集聚区)为载体,加快推进以产业新城、特色镇、特色街区为主要形态的产业功能区建设,创新“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演进模式,积极推动以“互联网+智能制造”和农商文旅聚合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业态。
制定“作战图”,明确各个区域产业定位。
去年12月29日,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锁定了新的经济发展总目标:率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路线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产业功能区建设、深化创新生态链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作为成都市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勇敢争先,提出要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核心,在全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程中走在前列。对此,成都高新区已有明确“作战图”。
从成都市中心一路向南,穿过天府立交桥,便到了目前成都最具国际化现代化气息的中心区域——高新南区,这里也是成都高端商务办公资源最聚集,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最具实力、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区域。未来,高新南区将聚焦经济、科技、开放、文化、生活等核心活力要素,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积极谋划新的活力场景,增强产业经济与文化生活互动,以“十里锦带”“新经济核心长廊”“AI创新创造中心”“一带一路国际社区”“蝴蝶绿带”等为抓手,建设承担区域性金融中心、创新创造中心、会展中心、国际合作中心4大功能的成都中央活力区,构建“双十汇心五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定位上,高新南区将重点发展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流量经济等为主导的新经济,以及以金融、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高新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
与此同时,高新西区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聚集区,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软件与智能终端3大重点领域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承担了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任。目前已聚集英特尔、格罗方德、戴尔、富士康、京东方、华为等一大批世界级企业,总投资逾100亿美元的格罗方德半导体制造项目、总投资16亿美元的英特尔“骏马”项目、京东方国内首条第6代AMOLED生产线均在此布局。
作为正在崛起的产业高地、人才高地,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规划,国际生物城将形成“一江一心三廊九组团”的总体布局,即以锦江生态带、永安湖为核心的生态绿心,依托原有生态本底,形成3条产业发展走廊,形成起步示范区、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等9个生态化、低密度、复合型组团。国际生物城将秉持绿色低碳、生态优先、文化植入、三生融合理念,打造国际生物城独特城市气质,形成“产业岛屿高密、生活科研低疏”的城市形态。
按照“全球新枢纽经济领航者”的产业定位,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将依托航空港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打造现代临空产业体系。临空型枢纽经济方面,将发展国际贸易、枢纽物流、会展服务、航空维修制造;都市型服务经济将发展总部经济、体验型消费等;创新型新经济将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