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以新产业为支撑 成都新经济蓄势待发

关键词:

  • 发布日期:2017-12-14
  • 来源:
  • A+
    A-

近期,成都实名医生平台医联宣布获得4亿元C轮系列融资,医联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成都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制定了成都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路径。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 
以新技术为驱动、以新组织为主体、以新产业为支撑、以新业态为引擎、以新模式为突破,在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成都,新经济已然蓄势待发。  
产业基础促进新经济企业发展,成都潜在“独角兽”获4亿元融资。站在新经济风口的成都迎来更多的全球瞩目。近期,成都实名医生平台医联宣布获得4亿元C轮系列融资,本轮融资由中电健康基金(中电)战略投资,华兴新经济基金和老股东腾讯、红杉参与投资。
医联APP只是医联众多明星产品中的一个代表。医联成立于2014年,是一款基于医生使用的实名认证、学术社交、自由执业的移动平台,目前拥有超过43万名实名认证医生,三甲医院医生超过23万人,已涵盖34个省份、48个科室、用户覆盖医院数达2.5万,平台已累计超过13万病例。旗下涵盖医联APP、医联云开放平台等多款产品,致力于帮助中国医生提升学术素养与个人价值。
新业态 潜在“独角兽”企业带动新经济发展。由成都天府软件园创业场孵化成功的医联,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成都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
以医联为代表,成都新经济企业迎来难得的发展窗口期、机遇期。近期,医联获得4亿元C轮系列融资,本轮融资由中电健康基金战略投资,华兴新经济基金和老股东腾讯、红杉参与投资。中电健康基金是由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中电数据”)为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而发起设立的。接下来,医联与中电数据将在数据业务领域成为重量级战略合作伙伴,与中电数据共同探索医疗数据的商业化应用。同时,中电数据协助医联在健康医疗补充保险领域、医药研发领域的数据分析(CRO)、医疗数据单病种应用服务中展开深度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还将重点试行以省为单位的互联网健康维护组织(HMO)项目,融合商业保险的新险种开发、家庭医生政策落地,打通基层医疗壁垒,从而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看上去,这个被列在“成都潜在‘独角兽’名单”中的企业,距离真正的“独角兽”已经不远了。
聚集新动能,抢占医疗健康产业风口,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加快推进健康产业科技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未来经济增长,引领健康服务模式变革,支撑健康中国建设,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卫计委、国家体育局、国家食药监总局联合印发了《“十三五”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大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十三五”期间,围绕大健康、大卫生和大医学的医疗健康产业必将引领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以主动健康为导向的新型医疗服务、健康保险、创新药、精准医疗、移动医疗及互联网医疗等细分领域将拔得头筹。
抢占医疗健康产业风口,用互联网特点,开拓新的经济形态,在医药服务的细分领域对其存量和增量进行创新。近年来,成都在互联网产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
以成都高新区为例,2016年,全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总体营收1470.4亿元,软件业务总体营业收入1153亿元,同比增长16.6%,在全市占比49.06%。
同时,“生物医药”已成为与成都高度相关的热词,生物医药产业正蓬勃发展。今年1-6月,全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20%。1-7月,全市完成医药工业投资97.6亿元,同比增长28.9%;重点跟踪服务的55个重大医药项目完成投资60.7亿元,占全年计划的76.7%,同比增长131.7%。全市新签约引进京东方健康产业园、药明康德生命健康产业园等35个重大项目,协议总投资519.8亿元。
以新技术为驱动、以新组织为主体、以新产业为支撑、以新业态为引擎、以新模式为突破,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成都已在实践中启程。
新经济发展大会上,“独角兽”企业成为高频词汇。培育扶持一批“独角兽”企业,聚集一批新经济领域高端领军人才,改变成都新经济发展缺少行业领军企业的现象,成为新的方向。所谓“独角兽”企业,通常是指在最新一轮融资时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 
市新经济委将围绕构建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改变组织经济的方式,实现三个转变,即从“给优惠”到“给机会”,从政府配菜向企业点菜转变,将企业个性化需求转变为政府公共性的支持政策,着力构建新经济产业生态圈,让广大的创新创业市场主体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同时制定企业梯度培育计划,从成长期初创期开始精准配套政策,提高精准性和匹配度,让政策边界效应最大化。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归。生态圈打造好了,新经济引领企业自然也会到来。以腾讯、果小美为例,一大批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正纷纷瞄准成都而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