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关键词:

  • 发布日期:2017-11-30
  • 来源:
  • A+
    A-

以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成都高新区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投入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欧洲中心”全面建成投用,成为“一带一路”开放新旗舰;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持续释放开放红利,打造西部开放的新高地;格罗方德、英特尔、美敦力等产业龙头项目相继落地,产业布局汇聚全球高端资源,构建国际化产业生态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在这片6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空间的维度因思想和技术的开放而得到增加。
集聚全球高端资源,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合作和投资服务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成都高新区国际合作和投资服务局的成立,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一宣言不谋而合。“国际合作和投资服务局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深化国际合作、加强投资促进,提升国际合作开放能级,推动成都高新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为成都高新区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更多力量。”
着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 构建国际化产业生态圈。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国际合作和投资服务局第一时间召开全局大会,对大会精神进行了全面传达、集中学习。在李明看来,党的十九大强调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深化国际合作、加强投资促进指明了方向。
近5年来,累计引进到位省外、境外资金近3000亿元,招商引资主要指标稳居成都市第一。今年前10个月签约落户项目93个,总投资达3636.74亿元。
搭建崭新国际合作平台 打造一批对外开放标志性项目,今年下半年实施的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成都高新区成立了国际合作和投资服务局,将对外开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李明认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不仅要求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还需要搭建多样化的国际合作平台。
高新区将围绕中欧、中韩、中新、中德等国际合作园区以及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高水平打造国际合作平台,高标准完善国际化配套功能,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投资营商环境,打造一批增强成都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的标志性项目。
 国际合作和投资服务局还将持续开展境外合作项目。除了继续推进海外招商中心、离岸创新创业及人才基地建设、深入实施全球顶级科技园合伙人计划等项目外,还将规划实施“友好园区优选工程”“民间组织交流合作引导工程”“国内外资源双向互动工程”“会展会议国际化品质提升工程”“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程”等一批项目,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领域,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助推成都高新区打造成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核心区、国际化大都市集中展示区和全球投资创业首选地。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 打造具全球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高新区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产值1738.2亿元,规上电子信息服务业362.3亿元,呈现出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上扬趋势。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成都高新区行业类别最齐备、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是成都高新区的核心产业、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全面加快产业生态圈建设
党的十九大闭幕第二天,京东方宣布国内首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成都高新区正式量产,打破了国外柔性屏技术垄断。紧接着,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商格芯在成都高新区召开全球供应商座谈会,并透露与成都市共建的FDX产业生态圈已有新成员加入。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动力,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为重点,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将通过落实高新区产业行动计划,“加长”“拉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产业链,进一步强化集成电路西部极核地位,提升新型显示产业层位,突出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软件与智能终端领域的特色优势,以产业链为主线构建产业生态,以人才优先为重点构建创新生态,以价值链重构深化开放合作,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产业能级大幅提升,进一步推动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
监管模式改革创新 为全区外贸增长保驾护航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保区)作为高新区对外贸易的主阵地,今年1-10月实现进出口总额1927亿元(不含双流园区),同比增长60%,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1%。
 “引进来”“走出去”并重, 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推动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坚持全面开放合作,以‘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造价值’为取向,以生态圈构建为路径,着力推动构建医药研发生产一站式、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供应链重要节点城市,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深入开展国际合作 提高成都高新生物产业国际竞争力
今年1至10月以来,成都高新区累计新注册生物类企业200余家,生物医药类企业共获批10个临床批件、21个生产批件和2个药品制造证书(GMP证书)以及125个医疗器械(二、三类)批件, 银河生物CAR-T药物有望成为国内首个取得CAR-T药物临床批件的企业,中科博恩思有望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微创手术机器人。
在新经济领域,成都高新区聚集健康医疗大数据、互联网医疗类新经济企业超过100家,其中新基因格、生命基线、赛荣生物、二十三魔方生物、华西公用等企业已在行业中崭露头角。 
“引进来”“走出去”并重 打造“一圈、一城、一基地”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加快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杨刚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将紧密围绕打造“一圈、一城、一基地”战略,以“招影响力企业、引带动性项目、立标志性旗帜”为目标,从产业生态圈建设、产业振兴专项行动、新药创制试点基地改革、专业政务服务平台打造4个方面展开具体工作。
搭“一带一路”合作桥梁,将“中国-欧洲中心”建成对欧开放“桥头堡”
今年欧洽会上,欧盟研究与创新中心“ENRICH中国西部中心”正式宣布入驻“中国-欧洲中心”,成为欧盟卓越创新中心(中国)项目落地中国的第一个区域分中心。在代伊伶看来,这是欧洽会从商贸洽谈渠道变为全面对外合作平台后的一项成果,也是成都高新区在全面深化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缩影。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欧洽会不仅吸引了来自25个欧洲国家前来参会,还有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代表也来到成都高新区。中欧“一带一路”新经济发展主题论坛也同期举行,让来自全球各地的参会国家在此凝聚共识、共话国际发展。
共商共建共享 构建“中国-欧洲中心”开放体系
 随着“中国-欧洲中心”的建成,成都高新区的对外开放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欧洲中心’的建立,反映了成都对欧开放平台扩容的迫切需求以及成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代伊伶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上百家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和机构向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提交了入驻“中国-欧洲中心”的申请。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