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经济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坚持“干”“支”协同、差异发展、协调联动、务实创新,完善协同发展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实施保障体系,着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产业协作共兴、创新能力协同提升、物流体系联建共筑、改革开放一体推进、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做优做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壮大环成都经济圈,培育全省经济副中心,带动其他经济区梯次发展,高水平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推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
二、发展定位
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带动区域发展、参与全球合作,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形成西部地区最具活力、最具优势的经济增长极和内陆开放高地,引领、示范和带动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
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坚持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统筹布局产业和服务功能,推动环成都经济圈融入成都发展,共同打造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基地、重大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的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在全省率先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国家级现代化城市群。提升环成都经济圈各城市能级,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区域一体化的引领作用,推进成德、成眉、成资同城化突破,共同打造以成都为核心城市,以绵阳、德阳、乐山为区域中心城市,以眉山、遂宁、资阳、雅安为重要支撑,在西部地区最具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群。协同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深化川渝合作,共同建设世界级成渝城市群。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3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到2022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3.5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成都发展能级进入全国前列,对国际国内高端战略资源的集聚集成和转化能力、对全省其他区域的引领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环成都经济圈各城市能级显著提升,经济区发展联动性、协同性持续增强,初步建成与成都有机融合、一体发展的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
四、发展路径
推动成都“主干”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国际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推动经济区内圈同城化发展。加快推进成都与德阳、眉山、资阳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公共服务、户籍管理、人才流动、政策协调等方面同城化进程,共享成都发展环境、政策、资源、平台,促进“主干”由“成都”扩展升级为“成德眉资”。
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培育壮大环成都经济圈,充分发挥和有效整合各地的比较优势,突出“集群”特征,在政策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生态环保、利益分享等方面加快一体化进程,推动成都非中心城市核心功能、部分产能向环成都经济圈疏解转移。
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其他经济区协同发展。通过规划对接、改革联动、创新协同、设施互通、服务共享、市场开放等途径,突出“联动”特征,加强与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合作,高水平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撤县设区,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夯实区域协同发展基础。
五、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一)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实施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推进天府国际机场与双流国际机场“两场一体”运营,加密国际航线,扩展国际航线网络,全力打造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完善区域支线机场网络,推进遂宁南坝通用机场迁建工程建设,加快开工建设乐山机场主体工程,推动实施绵阳南郊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大力发展通用航空。
(二)推进城际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编制实施成都平原城市群轨道交通规划,推动铁路布局网络化改造。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资阳线前期工作并尽快启动建设,加快绵遂内铁路前期工作。
(三)提升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水平。依托成绵乐城际、成渝客专、成灌(彭)、成都经蒲江至雅安、成遂、成都枢纽环线等铁路,增加城际通勤班列,缩短发车间隔,优化发车时间,加快形成“一环七射”公交化开行格局。实施铁路乘车便捷化改造,缩短候车、检票时间,推进成都东站实现地铁、铁路客运安检互认。
(四)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加快成都至宜宾、成都至丽江、成都经济区环线、成都经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成都至乐山高速公路扩容、绵阳至西充、绵阳至九寨沟、雅安至康定、峨眉山至汉源、乐山至西昌高速马边至昭觉段等高速公路建设,新开工成都至绵阳高速公路扩容、成都至南充高速公路扩容等项目。
(五)畅通城际快速通道。加快推进成资、成雅快速路建设。加快天府大道北延线、资简、资阳临空经济区至天府国际机场北、乐眉、丹蒲、仁简、资仁、乐金快速通道、蜀都大道东延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交通干线连接线建设,打通市际“断头路”。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出入口通道,畅通城际通道与城市路网衔接转换。
(六)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管理服务水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运用信息化手段,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功能,形成无缝衔接、快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现代化网络。积极推动区域交通出行“一张网”、智慧运输服务“一点通”、公共客运服务“一卡通”、政务管理服务“一站通”,充分提升成都平原经济区交通一体化管理水平。
六、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
(一)流域上下游污染协同治理。积极推进流域污染治理市际合作,加强跨市水体监测网络建设,建立河流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岷江、沱江、涪江等上下游污染协同治理。鼓励开展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
(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落实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制度,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实施成都平原地区臭氧防控专项行动方案。联合发布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协同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尾气治理、工业减排、露天禁烧等综合治理措施。推动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
(三)统筹资源环境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李家岩水库、武都引水二期灌区、毗河供水一期等跨区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毗河供水二期、引大济岷、长征渠引水等工程前期论证,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统筹垃圾焚烧发电、集中处理等项目布局,构建区域性回收、加工和利用网络。联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共同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四)区域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建立健全跨市县环境联合执法及违法行为查处协调机制和危险废物跨市县转移协调机制。完善部门间应急协作机制,打造信息共享互通平台,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健全基于“三线一单”的差异化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七、产业协作共兴
(一)加强产业协作配套。推进“总部成都”建设和总部经济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总部经济骨干企业集群,支持成都设立蓉欧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产业协作发展模式,联合开展项目招商,积极培育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提升区域产品配套率,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增强主导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数字资源开放共享,率先打造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陆续开放接入全省数据资源。共建成德绵、成德资、成眉乐、成雅甘产业联动区。
(二)共同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整合大熊猫、古蜀文明、三国、三苏、石刻、道教、佛教、峨眉武术等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内的红色旅游资源,强化区域旅游基础设施一体化和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发挥成都全省旅游“出入口”的集散地作用,共同打造成乐环线、大熊猫生态文化、两汉三国·秦蜀古道、茶马古道、环龙门山、环龙泉山等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培育一批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大成都、大峨眉等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化水平。组建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联盟,推广竹编、年画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在文化旅游宣传营销、线路开发、商品销售、联合执法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三)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大力推进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探索建立“存量不动+增量分成”等利益共享机制,提升成德、成眉、成雅合作园区发展水平,推进成德资配套产业园建设,促进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与环成都经济圈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协同发展。加快推动成阿、德阿、甘眉、成甘等飞地园区建设,有力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
八、区域创新能力协同提升
(一)共建重大创新平台。共同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争取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跨越发展,高质量建设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和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对接合作。围绕军民融合、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协同创新,争取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加强关键共性技术跨区域联合攻关和转化。共同打造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知识产业经济圈,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梯级大孵化体系。建立区域技术转移联盟,建设应用型高新技术交易中心。
(三)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加强区域科技金融协同,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广“科创贷”“科创投”等成功经验。探索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推进跨区域专利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建设,共同打击和遏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支持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设立异地分支机构,提供专利挖掘、申请、维护和管理等服务。推动质量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结果互认。
九、物流体系联建共筑
(一)共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及航道整治工程、乐山西部冷链物流中心、中国(遂宁)西部现代物流港、资阳公铁物流港、峨眉燕岗无水港、雅安无水港、彭山青龙物流园区、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物流产业园等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多式联运、城市绿色配送节点布局。推动成都、德阳共建国际铁路物流港,创建国家开放口岸。共同推进中欧班列(成都)和成都经广西、云南至东南亚国际铁海联运班列等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二)共同培育物流市场。加快成都国际航空港、国际铁路港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满足区域内跨国企业全球配送需求。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在各地设立联合办事处或揽货受理点,整合现有出口贸易需求,向成都国际航空港、国际铁路港集货。
(三)协同降低物流成本。共同制定统一的物流信息化标准,建立物流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物联网+物流”发展。推动中欧班列(成都)实现铁路口岸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共同制定统一的货运车辆运行标准和公安交通执法标准,推进货运场站、托盘、集装箱等共享共用,依托线上线下“公路港”和大型物流企业,大力发展货运直达班车和“卡车航班”,实现公路货运“定时达”。
十、改革开放一体推进
(一)推广运用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和政策,强化制度对接、平台融通、产业互动,支持符合条件的经济功能区和县级行政区域建设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探索推行行政审批跨市“无差别化”受理,将成都平原经济区率先打造成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区域。强化海关联动,推进眉山、资阳等地海关驻点设置。
(二)共同争取过境免签等政策。建立健全外籍人士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夯实管控基础,推进成都口岸对部分国家外国人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争取将过境免签活动区域扩大至环成都经济圈更多地区。复制推广成都口岸落地签证代转申请服务经验,更大效能发挥成都口岸现有落地签证政策优势。
(三)争取新设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强申报单位对口协调,借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先进管理经验,推动德阳、绵阳、资阳、遂宁、乐山等市申报创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
十一、公共服务对接共享
(一)提升教育合作发展水平。支持通过远程共享、集团联盟等方式,推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相互开放培训资源,实现教师继续教育学分互认。鼓励在蓉高校与其他城市高校在教学、科研、教师、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深化完善职业教育联盟跨区域合作发展机制,联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合作发展。完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和双向转诊合作机制。推动异地门诊医疗全面联网结算。推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医院等在蓉三甲医院与各地紧密合作。建立卫生应急协作机制,推动健康大数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鼓励医务人员跨区域多机构执业。
(三)推动社会保障一体化。推进社会保险异地协同经办,完善异地联动监管机制。建立医保监管联动制度,推动违规查处结果互认。推动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和养老待遇领取资格核查互认,鼓励联建或跨市共建养老服务设施。
(四)强化公共事务协同治理。加强应急管理合作,共建食品药品安全、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等保障体系,加强防汛抗旱信息及资源共享合作。建立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及灾害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合作联动机制。推行两级分类、全面放开、区域调控的落户政策。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动机制。
(五)开展公用事业合作共建。统筹配电网规划,共同实施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行动和配电网网架优化行动。协同推进天然气输配气管网建设,提高区域储气规模和应急调峰能力。推进通信一体化整合,推动德阳与成都等市共用028区号。鼓励跨市开展城市供水、供能等公用设施合作建设和运营。
十二、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成都平原经济区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健全由联席会议统筹指导、联席会议办公室综合协调、部门分专项领域牵头推进、经济区各市共同实施的协同发展推进工作机制。建立高效落实机制,实行“责任制+清单制+项目制”管理。
(二)强化任务实施。在联席会议统筹指导下,实行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式管理。修订《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引导目录和县域经济考核办法、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三)落实主体责任。经济区各市是推进协同发展的责任主体,要立足本地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和年度重点工作方案。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四)创新推进机制。研究制定促进协同发展的具体政策,发挥引导、激励和保障作用。加强市际横向协作,强化政策保障,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协同招商引资机制、合作项目成本共担利益分享机制,鼓励积极开展人才交流互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