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成都高新区微观编年史

关键词: 高新

  • 发布日期:2018-12-29
  • 来源:成都高新区
  • A+
    A-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成都高新区建区30周年,过去的一年里,高新东区的建设持续推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而在高新西区,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进入新阶段,越来越多产业项目被吸引至此,落户扎根;在高新南区,楼宇社区不断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新人”逐鹿创业场,一个“高品质城市生活先行区”正在崛起……这些变化即是高新发展历程的成绩单,也是成都高新区“三十而立”的生日礼。

  三十而立再出发,生活、工作于此的高新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今年,本报继续关注东、南、西区的3个观察点位,继续书写成都高新区“微观编年史”,从一个点位的变化透视整个区域的发展。今日,本报推出特别报道,邀您继续聆听身边的高新故事。

  一个功能区规划

  带动“公园式”产业园区成形

  “5+2”区域

  高新西区是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聚集区之一,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121.4平方公里的规划总面积中,高新西区占据43平方公里,承担着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任,“5+2”区域就置身于这片热土之中。2018年,随着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进入新阶段,“5+2”区域里在营企业增长了5家,还有11家在建项目正在快速崛起,道路全部修通,交通更加便利,越来越多产业项目落户让“5+2”区域成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内一块重要的发展区。

  “还记得今年1月18日我们举行奠基仪式时,周围还是一片荒地,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楼拔地而起,或许我们会成为同一批正式运营的‘盟友’。”站在“5+2”区域一片正在建设施工的厂区内,成都路维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伟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条可以生产G11大尺寸光掩膜版的企业,路维光电的一举一动备受瞩目。明年3月,项目就要正式竣工,一座厂房已经修建完成,办公楼也完成了土建工作,正待装修,目前已经有100多名员工参与设备调试。

  一年前,只有15家企业零星分布的“5+2”区域因为一个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规划迎来了新变化,道路、学校、派出所、公园等公建配套日趋完善,路维光电、依米康、微芯药业、汇利实业等一大批企业纷纷落户,周围丰富的高校资源让每一位和林伟一样落户这里的企业家对人才招聘信心满满。在功能区建设的带动下,一个“公园式”产业园区正在“5+2”区域成形。

  从出行困难到路通灯亮

  区域环境整体提升

  走在“5+2”区域的大街小巷,双向6车道的中轴线——南北大道平坦、宽阔、干净,曾经的断头路全部修通等待验收,每条主干道的路口红绿灯有序闪烁,“指挥”着穿梭于企业与企业间的车辆,临近傍晚,崭新的路灯为刚结束工作的员工们照亮了回家的路。

  去年此时,多处道路封闭施工,有些路段甚至连路牌都还没有,放眼望向整个“5+2”区域,荒地到处可见,车辆和行人却很少看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与产业发展所需配套要求不匹配,加上交通也不方便,7.2平方公里的区域只有15家企业落户。”西园街道办一号苑社区工作站站长李龙向记者介绍。

  从一片荒地到“公园式”产业园区,“5+2”区域如何实现转型?自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规划出台后,成都高新区大力推进功能配套建设,通过提升道路质量、增加公建配套、园区环境打造、开辟交通专线等一系列举措提升区域环境“硬实力”。

  “今年2月, G86公交正式开通,就在本月26日,有轨电车蓉2号线也正式通车,大大方便了员工上下班。”李龙告诉记者,除了出行更加方便外,今年9月,新建的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高中部正式开学,解决了很多企业员工子女的入学问题,清水河公园样板段也已经揭开面纱,为居民日常休闲提供了好去处,区域内3条主干道解决了“有灯不亮”问题,无论加班多晚都不用担心走夜路……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为在营企业创造了优质的营商环境,也让许多正在寻觅肥沃生长土壤的产业项目看到了这个区域宜业宜居的发展前景。

  从数量增加到类型丰富

  企业服务最具吸引力

  “这些蓝色的图标就是新落户的企业,4家企业竣工投产、2家行政事业单位建成投用,还有汇利实业、好医生、远大蜀阳等一大批企业正在顺利推进工期。”李龙指着2017年和2018年“5+2”区域的产业项目分布图告诉记者。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带来的变化不仅是企业数量的增加,还有种类的丰富,除了电子信息产业,许多涵盖传统制造、生物医药、航天环保、综合能源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项目都受到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吸引,向“5+2”区域聚拢。

  吸引不同类型产业项目聚集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变,更是服务的提升。今年8月,西园和合作两个街道签订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区域协作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共同提供企业和民生服务。“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企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区域产业政策的强劲助推,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企业搭建好人才输送、校地合作、沟通联动等多个平台,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西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左勇说。

  “成都高新区出台的相关政策让我们受益良多,未来,我们将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成都高新区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公司发展。”林伟告诉记者,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从加工制造向研发制造全链条覆盖转变,对人才的需求量会进一步加大,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高新西区周边的高校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很多员工都是毕业于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这些高校,希望明年项目竣工以后能够通过街道搭建的平台和更多高校建立联系,我们也会积极融入校企地三方协同创新的大格局中,为将‘5+2’区域建设成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和示范而努力。”

  人/物/点/击

  路维光电设备工程师肖鑫:融入高新生活,见证区域变化

  带着喜悦,首批乘客之一的肖鑫搭乘有轨电车蓉2号线上班。自今年7月大学毕业后来到高新西区工作,半年的时间里肖鑫在“5+2”区域里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这里的发展前景,这里聚集着很多高科技企业,能够让我将所学转化为人生价值。”肖鑫笑着说。

  肖鑫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现在是成都路维光电有限公司的设备工程师。从项目奠基仪式上与“5+2”区域第一次邂逅,到如今把这里看作自己的第二个家,肖鑫正在一点一点地融入高新生活,见证区域变化。

  “刚来这里,我们公司周围的路连路牌都没有。”肖鑫告诉记者,自己住在高新青年公寓7号苑,每天上下班都要坐公司的班车,遇到加班时,最恼火的就是打车问题。“公司处于设备调试阶段,经常加班,有时候下班晚了,等车就要二三十分钟,车辆还得从距离这里五六公里外调度过来。”

  今年7月,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进入新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公建配套设施的完善。“公司门口的流动摊贩得到了有效管理,路灯每天都是亮的,下班路上还能看到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清扫,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肖鑫说,最让自己开心的就是有轨电车的正式通车,听说下一步还会在公司附近规划新的站点,以后上下班就更方便了。

  从怀揣梦想踏入“5+2”区域到如今成为这里的一分子,在肖鑫看来,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带动着这片区域快速发展。“今年过年,我想把爸爸妈妈接来这里看看我工作生活的地方,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放心。我作为新一代的高新人,也会为将成都高新区努力建设成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和示范共享我的力量。”

  一个社区在塑形 一座城市在生长

  天华社区

  天华社区筹备组成立于2016年6月。2018年5月,天华社区党委成立,9月,天华社区第一届居民委员会成立。天华社区面积11平方公里(绕城外天府大道两侧,西至益州大道,东至锦江河,含天府一、二、三、四、五街),共有17万人口(其中常住5万人),35个住宅楼盘(其中纯住宅14个),44个写字楼,3所学校,8个在建工地,4家酒店,6个科技园区。目前已形成由中国最大的专业软件园区和成都市“地标式”建筑群如会展中心 、中国-欧洲中心、国际人才城、菁蓉汇及住宅、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一体的产业型社区。

  时隔一年,从ICON·云端顶层露台再次眺望,天府大道依旧车水马龙,城市扩张的速度从未停歇,常常让人把夜晚途经的客机误以为是流星。天华社区依然是成都高新区最繁忙、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由此带来的人口增长催生了多元化需求,也成为社区发展治理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2018年,天华社区党委、第一届居民委员会相继成立,党支部在社区35个楼盘全覆盖,随之而来的是调动起更广泛的多元参与,党建引领的力量更强大;2018年,天华社区外籍人士之家在云端揭牌亮相,国际化社区初生、首个楼宇驿站建成投用,打造了楼宇社区新名片、曾经空旷的社区大厅如今变成了居民最爱光顾的乡愁故事馆……新的场所凝聚了人气和智慧,帮助天华社区塑造了一个记忆储存库,邀请更广泛的观众见证和参与,让社区发展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处“毛细血管”。

  这一年,天华社区正以更为精细且人情味十足的方式,与“人、产、城”展开持续对话和融合,不断深入地认知、沟通,解读一个城市社区发展的现实语境,为城市化进程中不断突破的社区发展治理塑造阶段性样本。

  2018年,天华社区一步步塑形,一个“高品质城市生活先行区”正在崛起。

  从楼宇到街区

  创新探索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模式

  “今年,社区似乎无处不在,劳动关系协调站建在了公司,政务服务在附近就可以享受,文化活动每周末都在报名。”四川迅游科技有限公司人事主管李琴说。对比年轻人初来的新鲜感,李琴在天华社区工作生活了近十年,仍然觉得这个区域到处都是新的:第一时间玩起新的游戏,开了新的餐厅,孩子进入了新的幼儿园,散步有了新的小游园和花园式街区,“生活配套和产业新政源源不断、落到实处,我们接收资讯和信息的速度都比其他朋友们快上几个节拍,可能因为这个区域的心态都是年轻的。”李琴说。

  居民口中津津乐道的获得感和归属感来自于多样化的社企联动模式、社区生活性服务业的提档升级、社会组织提供的专业精准服务,而这些,都是今年成都高新区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背景下,创新探索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模式的阶段性成果。

  2018年,面积仅11平方公里的天华社区区域人口达到17万余人,企业6000余家,“大量企业落户带来了从业、居住人口的增长,如何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是我们的核心课题。因此,社区要改变过去扁平化的单一服务管理模式,将更精细化的服务垂直深入到各个楼宇中。”天华社区党委书记王锐告诉记者。

  今年,天华社区以“蜀都中心楼宇社区”建设为核心,在楼宇社区服务驿站内设置了会议区、休息区、劳资纠纷调解室等功能性区域,放置了“自助服务一体机”和自助服务终端机供企业员工、居民自助办理相关社保等服务业务,为了让居民少跑路,桂溪街道还推出了“智慧桂溪”微信公众号,为居民提供了“网上政务大厅,同时,利用数字化服务手段,提升了网格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在新的一年即将开启之时,天华社区再次创新模式,提出以“街区”为单位,整合物业、企业、商家等各方力量,结合“街区”产业结构特征,开展精准化治理。12月25日,首个“联治街区”党委在天府一街和二街成立,将以群防群治主题形成共同参与、共同防范、共享平安的新局面。明年,天华社区还将依次在天府二街至五街建立“联创”“联育”“联享”街区党委,从社区到街区,在更接近城市的末梢有效发动企业、团体和个人参与到街区治理中。

  从生活到品质

  新老居民都有获得感

  “楼宇社区不仅服务企业上班时间,更重要是的服务员工们8小时以外的生活,引入优质资源,提供更丰富营养的社区文化活动,让他们有更多平台展示自己,感受到社区温暖。”天华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立容告诉记者。翻开手机微信,今年,陈立容的微信好友增加了近千人,几乎都来自社区,置顶的也都是社区各党支部活动群、学习交流群、银泰城影迷群,“从他们24小时的生活轨迹入手,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需求。社区党委更像是家庭聚会的配菜师,我们搜集人们的口味、引入好的食材,放手让居民享受烹饪的乐趣。”陈立容说。

  今年,“梦想之家”纸造手工坊连办3场,报名者众多,居民们用废旧纸盒与纸板搭建造了30多个理想居所,参与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中的互动性大型装置作品《居所:他乡计划》;“你好邻居”公益挑战鼓励大家向陌生人开口,打破隔阂;Plogging环保公益跑邀请中外友人一同用瑞典“慢跑捡垃圾”的新运动方式参与环保;中式建筑营造分享会、青年导演计划、戏剧工作坊……更多高品质、突破传统界限和人群的活动在天华社区举行,所有活动依据不同年龄、职业的居民需求定制,从社区乡愁故事馆出发,延伸至楼宇、园区乃至企业。

  “今年开放的乡愁故事馆,让社区有了大变化。”天华社区美岸小区退休居民刘永联说。世纪城路1029号的这栋低层建筑从昔日的商品楼盘售楼部变为社区综合服务站,从空旷的大厅到满载居民新旧记忆的乡愁故事馆,是2018年起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活动中心,内部分设老物件展览区、分享互动区、阅读区、洽谈区和留言区。它见证着社区季节与朝夕变化,亦是社区面向公众的直接窗口。许多居民循香而来,刘永联便是其中之一,他拿来了收藏的布票参与展览,和新老朋友在这里讲故事、听故事,重构一个新型社区的记忆想象。

  2018年,天华社区党委、第一届居民委员会相继成立,有了社区主体,意味着明年能获得更多机会参与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项目和专项资金,吸纳培育更多自组织、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社区治理。“希望每一个居住在天华社区的居民都不会觉得孤单,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不会一到过年就说要回老家,不再是且认他乡作故乡,而是这把这里当成真正的故乡。”陈立容说。

  人/物/点/击

  成都高新区爱有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万炜:走街串巷 打捞温暖故事

  “记录天华社区的故事是乡愁故事馆的核心。今年,我有幸通过这个项目遇见了许多温暖的故事和温暖的人。”成都高新区爱有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万炜说。5月,他因为打造天华社区乡愁故事馆被调到这里,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他拜访辖区学校、企业、楼宇综合体,与陌生人攀谈,到地志办查阅地情资料,“访谈了几百人,聆听他们的故事,把有意思的故事进行梳理、记录,我们将发起爱好者做后续的文化生产,对这些故事进行创作再现。”万炜说。挖掘出在地居民的典型故事,通过记录口述史拍成微电影、小话剧、制作故事册将成为故事馆未来要做的事情。

  在万炜已搜集在册的60余个故事里,似乎每一个都有待挖掘:家住龙湖世纪峰景的85后女孩“梨子姑娘”参加小区的跑团,因为爱美食,慢慢延伸出了拼饭团,今天在A家里聚餐,明天在B家里做饭,从食物出发,社区居民对社区邻里活动积攒了满满热情;退休居民刘天生喜爱收集陨石,还为社区老物件捐赠了一部分,他经常拿着iPad和相关书籍来和万炜聊陨石的故事;成达佳园居民唐娟是个摄影爱好者,从地铁没开通时就居住在此并开始拍摄高新、关注天华社区的变化,并与大家分享……越来越多散落在角落里的人情故事被打捞、收录,而居民也在从陌生走向熟悉的过程中,相识互助、投身社区、自建自组织、踊跃参与社区发展治理。

  “居民从习惯了被服务到参与社区自治,这是社区发展的过程,也是社区教育不断培育孵化的过程。”万炜说。天华社区乡愁故事馆正通过引入各类型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吸引不同年龄和职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中。那些或零碎或深刻的源自五湖四海的回忆,都会以不同媒介的形式在故事馆里呈现,为一直共处此地的多样社群提供交集,为来年打开更多可能。

  一颗冬草莓 带活烈士村

  烈士村

  离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最近的村之一,位于芦葭镇,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全村收入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由于现有水利条件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发展需求,2018年经过烈士村村两委的努力,在去年15亩草莓种植的基础上,在水源条件稍好的低洼田形成共占地72亩的草莓产业种植规模,实现村民增收100万元,慢慢从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变,进一步转变村民思想意识,齐心聚力,共建小康。

  眼下正是冬草莓上市的日子,烈士村村委会办公室门口树起了一块“芦葭镇烈士村草莓收购点”的牌子,不时有过路的外地人停下车前来询问售卖草莓的具体地点。顺着村上工作人员的指引,他们找到采摘草莓的大棚,和村民们顺利完成一单单交易。

  一年前,烈士村的草莓地只有15亩,经过一年时间的产业扶持和发展,如今已经形成占地72亩的草莓产业种植规模。技术成熟、销售渠道完善,草莓产业正逐步向“一村一品”产业模式发展,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别小瞧这一颗颗的草莓,它可是我们村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村支部书记程正辉满怀信心,依靠这小小草莓,离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最近的村之一——烈士村,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15亩到72亩

  技术支撑推动规模扩大

  沿着乡道一路行走,一座座白色的大棚首尾相接,布满了烈士村冬日的田野。大棚内,忙碌的村民们蹲在垄沟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草莓的萼片,轻轻一扭将一颗颗色泽鲜红的草莓采摘下来放到一旁的竹筐里。

  去年,村上还没有大片的产业,甚至连大棚都很少见,如何构建产业规模化成为阻碍全村发展的重要瓶颈。“产业没有规模,吸引不了经销商前来收购,盈利效益差,村民的收入就上不去。”烈士村党支部书记程正辉告诉记者。

  要突破瓶颈发展规模化产业,资金和技术缺一不可,烈士村依托芦葭镇发放的产业扶持资金,培养骨干农民和贫困户发展草莓产业,同时通过芦葭镇草莓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解决了,技术成为农民种植上的实际问题。为此,只要镇上召开技术培训会,烈士村村委会就会组织草莓种植户参加,还积极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到村上进行现场培训,在田间地头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解决大棚温湿度管理、草莓栽培的适宜定植时间和保温时间等问题,为草莓种植户节本增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有了资金和技术的保障,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草莓种植这个项目中来,全村的产业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程正辉说,如今全村草莓种植从去年的15亩增加到72亩,草莓种植户也从原来的3户增加到9户,规模化发展让草莓成为烈士村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品种特色化和经营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均纯收入增加

  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

  “家里的1.1亩地都流转出去了,每年能有1100元的承包费用,在村里的草莓基地打工1个小时10块钱,每个月也至少能拿2000多元。”村民张琼英边忙着手中的活边说话。自从村上大规模发展草莓产业,她就将自家的地全部流转,自己长期在草莓基地务工,一年能挣两万多元,收入比以往种地靠天吃饭更加稳定。

  张琼英工作的草莓基地,是本地村民叶胜普今年和其他人一起投入60多万元建成的。该草莓基地共流转了村上38亩土地,带动了周围20多户村民增收,帮助他们实现了“一块地两份收入”。

  “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全村总收入同比增收可达到100万元,人均纯收入约14000元左右,同比增加约700元。”程正辉告诉记者,产业发展解决的不仅是收入问题,也正在改变着村上发展乏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乡创业,激发了乡村发展活力。”

  毛治群就是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之一,放弃外地的服装生意回到烈士村开始种植草莓以来,她积极学习技术,现在俨然已经成为半个“土专家”,经常帮助其他种植户解决问题,在市场机会把握、新市场开拓等方面也影响着村里人。

  如今,烈士村立足地方资源优势,深挖潜力,正积极思考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生态草莓高端农产品已然具备一定基础。程正辉告诉记者,今年种植的草莓除了前来采摘的客人以外,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开着车来收购,将草莓卖到了更多地方。未来,期望依托正在建设的天府国际机场,依托航空运输便利条件,助推烈士村打造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让现代农业“走出去”。

  人/物/点/击

  安置房居民刘冬生:住进“1公里生活圈” 迎接新生活

  12月25日中午12点,烈士村村民刘冬生位于芦葭镇葭新社区的安置新房外,飘散出诱人的饭菜香味,伴随着的是一大家人的欢声笑语,为寒冷的冬天平添一丝温暖。搬新家,要摆宴,是村里一直以来的习俗。在入住新房子10天后,刘冬生请来亲戚朋友团聚在一起,和他们分享如今的幸福生活。

  “这里还有一个阳台,里面有3个房间,总共106平方米。”在刘冬生的介绍下,这套安置新房的详细设计和精致装修渐渐出现在记者眼前,崭新的家具、齐全的家电,都是一家人精心挑选配置的。

  最让刘冬生满意的,是小区周围的环境。出家门不远,就是芦葭中学,刘冬生的女儿在这里读初一,以往要花几十分钟的上学路如今只需要几分钟。再往里面走一走,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中心、农贸市场等社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基本都在住房小区“1公里生活圈”里。

  “住进来感觉和城里头的小区没有啥子区别,买菜休闲都很方便。”刘冬生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而如今搬进新房子让这场梦成真了。为了照顾家里,他还准备就在附近找一份保安工作,心里有了安稳踏实的感觉。

  记者离开时,刘冬生的妻子还在厨房里张罗着饭菜,刘冬生则给在外地工作的大儿子打电话说了说家里的情况,然后招呼亲戚们坐在饭桌旁,大家一起端起酒杯,迎接新生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