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示范
12月14日,2018成都高新区最具示范力社区评选活动举行评审会。从夏入冬,此次涉及全区所有社区的创评活动经过了启动说明会、路演、宣讲等环节,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在评审会上,52个报名参选社区对自身在活动开展期间的变化进行汇报展示,由社区治理专家现场点评打分,其他参赛社区代表也通过微信为汇报社区投票。
以创评促发展,记者在评审会上了解到,自最具示范力社区评选活动启动以来,各社区对照活动要求,形成了“一图三单一表”,即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展示图、问题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下一步工作计划表,在梳理中不断自查总结,在完善中持续创新突破,不仅显著提升了社区治理成效,而且明晰了接下来的工作路径,为成都高新区发展民生、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进一步筑牢保障。
看做法 对标清单图表提升社区生活服务量与质
根据创评活动要求,每个参评社区要在评审汇报环节中展示自己的“一图三单一表”建设情况。围绕这一目标,各个社区在日常工作中深入调研、着力梳理,围绕现状问题精准提升,发展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方面,我们将政府公共资源同社区社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鼓励辖区单位开放自有空间,一方面动员辖区院落提供更丰富的公共资源。”芳草街街道紫竹社区工作人员李佳钰作为代表,对社区的发展情况做了汇报。
自活动开展以来,紫竹社区主动按要求梳理清单。“我们发现社区资源利用不够充分,辖区百姓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积极性也比较欠缺,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也有提升的空间。”李佳钰告诉记者,以这些问题和百姓需求为导向,社区以党建引领、不断链接资源,实施了社区微基金推广项目、社区“益风银行”项目等内容,吸引辖区群众主动提供资源、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以院落为单位,紫竹社区还打造了社区“邻里荟”项目。结合中青年群体需求,社区还启动了建立“互联网+社区服务”线上智慧服务项目,扩大群众参与渠道。“对标问题、需求、项目清单,我们明晰目标一步一步落实,让社区治理工作真正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李佳钰说。
为了让“一图三单一表”真正发挥作用,肖家河街道新盛社区党委深入院落了解居民需求,以召开议事会、听证会等多种方式,对社区发展路径进行了详细梳理。工作人员张娟告诉记者,社区梳理了六项问题、六大需求、六大项目,并随即启动了相应工作。“今年我们在空间硬件上打造智慧社区,在安防、居家服务、停车等方面都进行了智慧化打造。我们还打造了创意楼道文化、共享书屋,吸引居民参与,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张娟说。
看变化 社区治理水平与百姓生活品质呈现“示范力”
经过这样的对标,不少社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合作街道中海社区党委副书记张晏告诉记者,在“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打造上,现在社区15分钟步行距离内拥有卫生站、超市、菜市场、党群文化中心、公园、高教枢纽站等多种生活服务,中小学和幼儿园就有10处,生活十分便捷。
“我们也梳理出了一些问题,比如社工实践经验不足、公共活动空间较为局促等等。”张晏介绍,今年社区加大力度增强社工团队建设和技能培养,开展公共空间营造项目,拓宽了1600平方米活动空间。辖区内高端企业和外籍人士众多,是中海社区最大的特点。利用该优势,中海社区深度整合企业资源,让企业与社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同时增强社区多元开放文化营造,国际化社区氛围十分浓厚。与此同时,社区服务也逐渐向高端化、精品化方向提升,凸显社区“示范力”。
“看了今天各个社区的展示,让我大开眼界。大家不仅演讲准备充分、条理清晰,而且从中真的看到不少创新亮点,实实在在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看到高新区这么丰富的社区资源和活动,我都想马上去参与一番。”评委之一的周艳说。
记者了解到,评审后,此次最具示范力社区评选活动即将开始综合计分,结合此前的比赛环节表现和社区发展治理实效,最终决出“最具示范力社区”究竟花落谁家。在评选结果出炉后,优胜社区将全面分享自己的发展治理经验,让社区“示范力”惠及更多高新居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