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一方“乡土” 一抹乡愁

关键词: 高新

  • 发布日期:2018-11-30
  • 来源:成都高新区
  • A+
    A-

  西方哲人有句名言:“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乡土,是文学创作的母土,孕育了古今中外无数伟大的作品;故乡,是接近生命本源的地方,那里是我们的出生地,有父母,有童年,有每个人生命中温暖的回忆。

  11月18日,《中国乡土文学》创刊10周年庆祝活动在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举行。《中国乡土文学》是高新人创办的民间刊物,自筹资金、自负盈亏,旨在为文学爱好者搭建创作、交流的平台。刊物为双月刊,设置“大家言论”“小说世界”“散文天地”“诗林撷英”等栏目,自2008年创刊以来已出版近60期,推出了大量乡土题材优秀文学作品,用文字维系人们的思乡之情,承载着你我的悠悠乡愁。

  一本刊物的创业史,亦有自己的艰辛历程。刊物的成长,与成都高新区30年发展相呼应,如今成为文化高新的组成部分,一册册刊物摆开来,如同圈圈年轮,映照着彼此的生命历程。庆祝会上,高新文人汇聚一堂,吟诗作赋、挥毫泼墨,为刊物发展建言献策,也讲述着自己与高新的乡愁故事。

  出发

  “荒原”之上 一匹“红狼”

  《中国乡土文学》之前有另一个刊名《荒原》,刊物的总编辑为著名诗人、学者干天全,执行主编李国仁,家住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笔名红狼。10年前,文学的“荒原”上,一匹“红狼”恣意狂奔,完全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他创办了这本文学刊物。

  2008年,不平凡的一年,对于李国仁来讲,同样如此。这一年,他注定与一本文学刊物“纠缠”到底。谈起创刊的原因,李国仁说,是源于对家乡的眷念、对文字的挚爱。他出生于四川通江,年轻时离乡谋生走南闯北,工作劳累时,家乡的风土人情,左邻右舍间流转的乡音,唤起他的思乡之情,化作一个游子的精神慰藉。

  思乡之情难以排遣,何以解忧,唯有提笔。还乡的方式,就是文学创作。诗歌、散文、小说,李国仁无不尝试。“我沉重的行囊,始终装着农谚和节气,装着农人的日子。心系家乡父老,胸怀万顷农田,想着红薯、南瓜和五谷杂粮。”他曾在诗中写下这样的句子。

  身体离乡,精神还乡。文学与乡土,在他身上融为一体。之后他所创作的小说《农历》、散文集《回家的路》等,无不突显出浓厚的乡土情结。乡土二字,成为李国仁创作生涯中贯穿始终的主题。

  回到四川定居成都,李国仁决定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人分享、交流乡土文学创作,在朋友的帮助下,一本文学刊物终于诞生了,他将其命名为《荒原》。

  “最初的艰难来自于没有资金。” 李国仁介绍,民办刊物自筹资金、自负盈亏,需要大家协力。当时,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每人凑一些钱,将刊物办了起来。“收入不高,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但为了办刊,我把给孩子准备的学费都垫进去了。”他回忆,后来那两个朋友觉得办文学刊物确实赚不了钱,就撤资了,他只好向朋友借了五万元钱,三年后才还上。

  从此,李国仁一个人,独立支撑这本刊物的运营。好在读者反响不错,即便再艰难,他也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创刊号发行时,就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认可,当时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主编意西泽仁和副主编高虹都对刊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之后,又遭遇了许多波折。2013年,经济压力太大,李国仁打算转卖刊物的经营权。就在一家单位愿意以不高的价钱买走时,李国仁忽然不舍,故意抬高售价,对方自然不再理会。同年,李国仁将《荒原》改名为《中国乡土文学》,刊物定位更加鲜明,发展逐渐好了起来。

  情怀

  心中有“乡” 脚下有“土”

  提起中国乡土文学,可以溯源至鲁迅的《故乡》,鲁迅先生曾对“乡土文学”有过详细阐述。以至于上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出现了一批关注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了“乡土文学”这一特色概念,其中的代表作家有彭家煌、王任叔、萧红、台静农等人,今日如文坛名家莫言、贾平凹等人,也是乡土文学的积极推动者。

  曾经,那些乡土文学作品,多为旧日“惨淡”乡村的素描图。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也曾指出乡土社会沿袭下来的种种流弊。而翻看《中国乡土文学》中刊登的作品,今日作家的笔下,早已不是往日乡村里黄墙乌瓦、鸡鸣狗吠的景象,粗犷的民风、愚昧的乡规、野蛮的陋俗正在消逝,今日的中国是开放的乡土,飞速变化的是乡间设施、生活方式,而不变的是绿意盎然的田园诗意。

  今年9月23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十四,是一个隆重的日子——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天是属于中国亿万农民的节日。

  这一天,是李国仁早就期盼的。早在2004年,他就在《四川日报》副刊上发表文章《想为农民申请一个“农民节”》,热烈呼吁国家为农民朋友设立节日。

  “要给农民一个节日,最好是在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让人满怀希望和憧憬。笔者相信,天底下所有的农民兄弟及父老乡亲,都在期待着‘农民节’的早日诞生!” 如今,李国仁的愿望成为现实,他格外兴奋。

  为什么有如此浓厚的乡土情怀,并以农村农民为创作主体而笔耕不辍?李国仁说:“我本来就是农民出身,我在农村生活了近30年,对农村非常熟悉,对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美好愿景都有较深的了解和理解。”他对那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爱得深沉:“我们中国的农民,是可亲可敬的衣食父母,是国家的脊梁。”

  10年如一日李国仁像看待自家孩子一样,不离不弃,呵护这本文学刊物的成长。

  他的坚持也许是刊物作者们的共识:“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来自泥土。是土地给了我们人类的生存依靠,土地孕育了人类文明。”追根溯源,我们每个人都来自乡土,他认为“土”是我们所有人的命根,我们应该感恩乡村。

  回家

  梦里乡愁 融入高新

  《中国乡土文学》刊物中少有广告,偶有投稿作者的作品集推荐,最大的一页广告来自封底。而这页广告,往往是宣传成都高新区的“产品”。

  今年4月第二期《中国乡土文学》封底,全彩图文“广告”《福田:播种希望 收获幸福》,内容为高新东区福田乡乡村文化建设掠影。福田乡的座座“三美”示范村美丽景色,也随刊物惊艳了读者。之前,中和、桂溪等街道的魅力,也在刊物中,以重要篇幅呈现。

  庆祝会上,有作者、读者自掏腰包,从广东、东北等地飞来,他们因为这本刊物,缘聚于成都高新区,逐渐对这片区域有了深厚感情。一位东北作者发来视频祝贺:“我在遥远的北国一直默默地关注和祝福这本优秀的民刊,愿它成为连接天府之国和黑土地友谊的不朽桥梁和纽带。”

  李国仁定居成都高新区十几年,他说这里已成为他挚爱的乡土,宣传成都、宣传高新,并为之浓墨重彩书写诗意,是他高兴做的事情。定居高新,身心归家。

  如今,《中国乡土文学》成为高新文人墨客创作、交流、繁荣高新文化的重要阵地,刊物陆续推出了高新诗人李永才、熊游坤、冉杰、杨大明等人的诗文书画作品,一个诗情画意的人文高新,在纸上生动鲜活。

  成都高新区的文学爱好者也参与进来,小学教师付莉群发表了散文《铁树无花心自芳》;高中生蒋丝雨发表了散文《旧院,我的故地》《一纸千年》等,而且质量上乘、耐人寻味。从伦敦金融城到高新金融城,作者们放眼世界、心游万仞,为刊物带来了新气象。

  庆祝会上,诗人李永才说:“让写字楼越写越高,把高新区的高度,写进了天空……”他觉得,这样一本刊物让我们在时间的缝隙中,留住乡愁。如他所言,高新文人们聚集于这本刊物中,想象纵横、汪洋恣意,将感情融入这片乡土,写出了成都高新的昨天、今天乃至明天。他们笔下的乡土,并非狭义的农家乡土,谓之“乡情”或“乡愁”也许更加准确,而且其视野更为开阔,内涵更加深刻。

  在这片不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区域中,人们是不是就远离乡土,淡忘乡愁了呢?显然不是,而且正好相反,这里的乡愁正愈发浓郁。本报曾刊文探寻成都高新区30年发展的移民文化基因,在这座“他者”之城,人们来自大江南北,乃至全球各地,却总能守护属于自己的乡愁记忆。

  今年,桂溪街道天华社区打造的社区乡愁故事馆开馆以来,每天游客不断,“老成都”找回忆,“新高新”听故事,本土文化传承与社区文化建设相融合,社区大家庭温暖而有魅力。眼下,成都高新区正在积极打造国际化社区,即便是“老外”,也能将自己国家独特的乡愁符号,融入到这个高新大家庭里来。

  更不用说随处遇见的公园、绿道、湖景等,让成都高新区遍布绿意。“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青山绿水之间,是乡土文化的传承,也是让一本文学民刊枝繁叶茂的沃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