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乐业高新•破解成都高新区城市化进程中“人往哪儿去”的时代之问

关键词: 文化

  • 发布日期:2018-11-20
  • 来源:成都高新区
  • A+
    A-

  改革开放40年,一场世界历史上范围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演进史,在中国版图上加速上演。城市,成为驱动社会经济进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在这场以人为中心的波澜壮阔变革中,城市化进程加速,全球产业体系加速布局,既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持续迭代。城乡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融相生的命题……诸多的探索,回归到一个本源,那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统筹发展,在这个进程中,“人往哪里去”,成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之问。

  城市化进程之中,人、产、城三者的融合共生是相伴而行的。人是本,产乃基,城以载,连接三者之间的核心是“人”。在这场城市化演进史中,“人”作为个体参与社会分工的方式在不断变革:从传统务农从商到融入城市机理分工,再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融入到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布局……既有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逻辑,历经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快速变革。

  这样的演进,落脚到成都以南的成都高新区,更是直观而疾速的。这个30年前还是一片农陌田园的土地,如今已成为改革开放后西部崛起最有力的代表作。这里同样是中国西部城市之中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最快的区域——作为成都市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区域,成都高新区10.5万劳动力中,农转居人数占到了60%,为全市之最。

  人往哪里去?这个问题背后的核心,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如何乐业兴业。30年里,破解“人往哪里去”的时代命题,让祖辈生活在此的高新人,在时代浪潮的迭代之中,业以乐、家以和。

  从发布全区首个就业政策,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到形成失地农民就业的“高新模式”;从开全市先河,启动“双困”弱势群体就业援助,建立社区青年见习平台,再到出台覆盖群体最广的就业政策……回应时代之问,顺应民生之需,成都高新区先行先试,主动出牌,开辟独具高新特色的民生就业之路。

  

  从“靠天吃饭”到“城里人”

  农迁居民变身世界500强企业员工

  在历次区域发展面积调整之中,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的高新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从传统务农到入职全球企业,微小个体的从业路径之变,实则是成都高新区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布局之中主动而为,将产业变革融入民生发展的思路之变、方式之变。很显然,这样的“变”绝非易事,其背后融入了诸多先行先试的探索与实践。这样的“变”,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是成都高新区充分就业政策推动下的累累硕果。

  在德州仪器上班的助理工程师张艳,是一名高新西区的原住民。像她一样的农迁人口,在2005年的成都高新区就有11万人之多。从以往“靠天吃饭”的农民转为“城里人”,“就业”这个她不曾虑及的问题,却在这一年成为她必须直面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同样也摆在成都高新区决策者们的案头上:城市化与充分就业,放在成都高新区发展快车道上,该如何破解?

  进入操作间,张艳麻利地换上白色无尘服,开始和上一个班次的同事进行工作交接。完毕后,她与其他工程师一起参加生产计划会,解决前一天工作中的问题,安排落实任务到生产线。流利的英文、娴熟的操作,眼前专业的张艳让人很难想象,她从前只是一名卖地板的“临时工”。

  从2006年收到了入职信开始,张艳一步步从普通操作工人成长为助理工程师。培训、练习操作机器、学英语,从最初只会单词,到运用复杂专业词汇与人交流,在新奇和富有挑战的提升中,张艳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张艳的故事不是个例。为实现农转居人口的充分就业,2006年,《成都高新区2006年促进充分就业专项目标》等促进就业方面的文件相继出台,各个街道成立了就业督导组,一对一地收集企业用工信息,进行就业帮扶。张艳便是经过社区的推荐进入了德州仪器。

  在“人人都是就业主体、个个都是就业环境”“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的就业感召帮扶下,那一年,和张艳一起实现就业的人突破1万大关,9690人实现了再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249人,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全区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的充分就业社区。

  在城市化进程中,成都高新区始终把农迁群体就业放在民生工作的首位进行有效探索,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工作的通知》《成都高新区就业托底援助工作汇报》等文件,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创建了具有成都高新区农迁群体特征的就业服务机制,在全市率先出台新一轮就业新政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吸纳就业的主体作用,推动了农迁群体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

  

  关照“千分之一”人群

  践行“一个都不少”的时代使命

  2018年最新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区经济活动人口数高达116万,而低保和低保边缘户人员仅有1414名,占比千分之一。而在成都高新区,乐业,是为了让每个家庭、每个人皆有所为。自2011年成都高新区开全市先河、启动就业托底援助长效机制以来,关照“千分之一”人群的就业,成为了高新区民生改革下深水的重要命题,也是高新区从体制机制上探索民生优先理念,回应“一个都不少”的时代担当与实践。

  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因为身体疾病、残疾等不可抗拒力,渐渐成为生活困难、就业困难的弱势群体。在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和平社区,6年前,年过60岁的程正清因患恶性淋巴瘤,不得不辞去货运搬卸的工作归家治疗,一大家人的生活都成了问题。

  “化疗20多次后,瘦到90斤都不到,根本就求职无门。”程正清说,“如果不是当年的就业托底政策,我都不敢想象还能不能挺过来。”

  程正清的“救命稻草”,正是2011年成都高新区出台的《关于建立困难家庭就业托底援助制度的意见》,明确将低保及低保边缘等困难家庭中的就业困难人员作为援助对象,并建立“双向承诺”机制,只要援助对象愿意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并服从管理和安排,街道、社区利用公益性岗位或相关托底援助岗位进行无条件安置。“双困”居民在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上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了收入更高、岗位更稳定的就业援助,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范本式路径。

  岗位的来源一方面是社会用工,通过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提供适合岗位,从而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另一种是公益性岗位的设置,扩大“保安、保绿、保洁、保序”岗位容量,提高吸纳“双困”人员能力。当年年底,全区援助对象就业率达到98%以上。

  成都高新区“就业托底援助”模式及其经验在全国首开先河,迅速被推广,“为困难家庭就业托底”项目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群工部评为“全国群众工作典型案例”,成为制度创新推动就业创新的成功典范,为“双困”居民开启新生活的钥匙,点燃了他们生活的信心,托起了幸福的希望。

  就业托底援助开展至今,成都高新区已累计成功援助1084位居民,区、街道财政累计投入1454余万元。“幸福高新”的图景在每个家庭徐徐展开。

  此后,成都高新区针对不同的困难群体,开出不同的“药方”:针对“4050”人员和残疾人员,大力开拓公益性岗位,提高再就业各项社保补贴;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群,给予企业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针对无劳动力的困难居民,帮助其有劳动力的家庭成员成功就业;针对长期失业人员,实施安置奖励,对新招用3名及以上成都高新区户籍登记失业一年以上人员, 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给予3000元/年的奖励。

  人性化、接地气、易操作的就业新政策,解决了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给予了援助对象一份有尊严的工作,对“千分之一”困难居民的关照,托起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生动诠释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真实内涵。

  

  以创业之举谋就业之路

  校地协同传承创时代精神

  “创”时代,无论是孵化园、创业场,还是社区、院落,成都高新区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正在逐梦的创业者身影。从2008年在全市率先试点“创业富民计划”,通过创业促进“基础性”就业到如今高校资源聚集,校地协同创新成果不断转化落地,实现“高质量”就业,成都高新区用“以创业促就业”的逻辑,率先探索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创业反哺民生”之路。

  2018年10月17日上午,合作路333号的圆通快递中转中心里,合作街道清江社区居民全大勇正在向快递分拣人员询问收发情况,几辆不同型号的快递运输车整齐停放,正待出发。

  全大勇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创业之星”,同时也是“创业富民计划”的第一批受益者。2007年,他经营的“圆通速递服务部”规模小、业务少,发展停滞不前。在“创业富民计划”的帮助下,全大勇用第一笔申请获得的小额贷款4.5万元购买了一辆货运汽车,街道还免费提供了70平方米创业孵化场地,他的圆通速递服务部升级为俊杰速递公司,经营状况不断改善。如今已达到50人规模,很多员工都是本辖区的失地农民。

  和全大勇一样,由于经验欠缺和资金“短板”,失地农民创业中途“夭折”的项目并不鲜见。幸运的是,成都高新区未雨绸缪,大胆先试,通过设立创业基金、街道担保贷款、组织SIYB培训、个人创业者贷款贴息、促进就业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开创了百姓创业、政府兜底的新模式,让“创业带动就业”成为颇具推广价值的“高新做法”。

  2008年推出的“创业富民计划”,仅仅一年时间就收获了丰硕的果实:2009年,成都高新区城镇新增就业1043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1494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率100%,“充分就业社区”实现率100%。在这种良好的态势下,近年来,成都高新区通过《创业富民计划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创业富民计划的实施办法》等政策,已累计发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4000余万元,帮助1300余名辖区居民圆了创业梦。

  如果说当年的“创业富民计划”是“创业反哺民生”、带动就业逻辑下的1.0版本,那么10年之后,在促进更高质量更充分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校地协同创新促进就业”,则是一个2.0版本的“创业富民计划”。

  大学生创业者尹波是在合作街道清江社区长大的孩子。去年6月,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推荐,尹波带着自己的户外拓展项目,参加第二届“合创·汇”杯创新创业挑战赛,并以优秀成绩入驻“合创·汇”创新创业孵化器。短短几个月,在街道提供的资金、场地、创业指导等多种支持下,尹波和发小一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孵化器良好的办公环境、浓厚的创业氛围,让他在创业初期的困难迎刃而解,他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每个月都有创业培训,还定期举行创业沙龙,创业起步期所需的一切资源这里一应俱全。”尹波说,业务量的持续上升也让他开始计划,要让辖区居民加入创业团队一起致富。

  深入校地协同创新,以高校创业带动辖区就业,是成都高新区在推动高质量就业的过程中进行的又一次“试水”。2015年,成都高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一校一带”计划,加强校地协同创新;2016年,在四川大学120周年校庆活动上,成都高新区和四川大学签订了《全面创新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成都高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共建国际菁蓉创新中心,以培育基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为四级业态,形成“技术创新-创业辅导-成果转化-金融投资-产业孵化”全链条生态系统;2018年,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核心区域政、校、企合作发展机制的建立,一个较为成熟的校地协同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呈现。

  抓住高校资源,依托高校内的人才项目和创新成果,不断为区域内的高科技园区提供智力、技术和人才支持,通过一批又一批“科技化”项目和制造企业落地,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落户高新,进而带动本地区居民就业,时至今日,这样的做法仍然具有前瞻性。在开展校地协同创新发展、以“创业之举”谋“就业之路”的探索过程中,成都高新区还通过参加国际性创新创业赛事,对接世界各地的高校资源,实现跨区域合作发展,让高新人在高校的协助下有了更多就业的机会,也让更多的高新创业者在政府强大的政策支持下,立足高新,走向世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30年铿锵前行,在成都高新区筑牢产业之基的另一端,反哺民生与其同频共振。筑牢就业之基,“乐业高新”的图景在这里徐徐展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