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天使和技术一个都不能少

关键词: 天使 技术

  • 发布日期:2018-11-01
  • 来源:成都高新区
  • A+
    A-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股权投资界风向骤变。在全球资本市场持续波动的背景下,加之国内金融行业去杠杆举措及加强风控等政策助推,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优胜劣汰步伐提速,LP(有限合伙人)资金流动性降低,“募资难”现象持续加剧。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当前股权投资界“募资难”窘境。来自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仅139支基金进入募资阶段,同比下降41.35%;目标募资规模545.53亿美元,同比骤降近8成;PE市场的投资案例数量同比下降29.32%,投资总规模同比下降22.77%。

  对于投资机构而言,上游“募资难”,意味着下游企业或面临“融资难”。有分析认为,VC/PE市场深陷募资难,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投融资市场造成冲击,直接表现为资本的投向领域更精确,项目选拔更严格。

  这种分析不无道理。近日,阿里巴巴豪掷20亿元入股成都高新区企业壹玖壹玖酒类平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1919”),助力1919成为行业“独角兽”。这一投资案例无不表明,在股权投资行业波动态势下,成长为优质投资标的头部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方关注。投资界催生巨额投资金额的案例不是孤例,10月25日,一则消息引发行业震荡,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Pre-IPO融资投前估值达750亿美元,软银、泛大西洋投资集团与KKR等多家海外知名基金参与。

  可以说,头部企业从来不缺VC/PE市场青睐,对于不少初创型科技企业而言,来自相关天使基金的投资则是企业起跑线的“助推器”。在天使投资领域,成都高新区创业天使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天使基金”)在投融资市场波动、行业情绪低迷现状下,成为全区成长看好的初创型企业获得资金扶持的“加油站”。

  来自天使基金运营方——成都高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投创投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天使基金累计完成58个种子期、初创期项目投资,累计投资金额超1.2亿元。此外,这批企业也主动搏击资本市场,通过自身努力积极对接后续融资渠道,在迈过资金瓶颈期之余,打出发展“组合拳”,全力冲刺产业高端。

  创业早期“烧钱” 天使基金助力企业研发

  记者从高投创投公司了解到,天使基金已投的58个项目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等领域项目扎堆。不少企业拿到资金后,首先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

  落户于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的博芯联科成立于2013年。最初,该公司创立团队仅3人,“蜗居”在100平方米的简陋办公场所,凭着一股韧劲儿和海外学习背景,博芯联科总经理黄绪国和创业伙伴将研发方向锁定在毫米波组件、毫米波探测雷达领域。

  “这一领域的项目研发难度非常大,但是国内目前有研发能力并推出相关研发产品的机构较少,很多产品仍旧依靠进口,一旦在这一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放量,未来存在较大的商业价值。”英国留学归来的黄绪国,比较了国内外在探测雷达领域差异化竞争格局后,他十分看好未来国内市场空间。

  博芯联科的创业构想很快成为高投创投公司投资动因。拿到一笔400万元的天使基金投资后,博芯联科有了充足的资金,发展步入正轨。“当时的天使基金是公司成立后唯一一笔融资,促进了技术研发,目前我们正在和其他投资机构洽谈,准备引入新一轮股权投资,资金将用于扩大经营和产品研发。”黄绪国介绍,企业已经投用了一条产品线,有两条新的产线正在研发中,正在对接的新一轮融资将用于新产线的技术攻关,提速投运步伐,“在产品方面,公司成功实现了技术迭代,推出了第二代产品,拥有5项发明专利,今年有望实现3000万元的销售额。”

  希望再融资提升新产品研发能力,促进早日放量,进而打入市场,这成为成都高新区不少获得天使基金投资的企业正在筹划的事情。除了资本带动技术升级外,通过新一轮融资扩大企业产品销售规模也较为普遍。

  成都云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祺科技”)于2015年注册在成都高新区,该公司定位为“云端数据保护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打个比方,当一所医院的挂号系统出现问题不能为病人提供挂号服务时,我们的备份产品能够恢复医院系统的运行功能。”云祺科技董事长胡晓勤介绍,公司目前主要为企业用户提供云环境及传统环境下的数据迁移、备份、恢复等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曾获得成都高新区200万元的天使基金投资,也是目前获得的唯一一笔融资,这笔融资对企业研发帮助很大,公司开发的虚拟化备份产品技术不断成熟,去年以来产品矩阵再添新成员,目前正在进行全新的技术设计,向更高难度的研发领域冲刺。”胡晓勤说,公司处于扩大产品规模的关键期,销售环节的投入十分重要,近期正在推进近千万规模的A轮融资,敲定融资后将扩大公司销售队伍,通过设立全国性办事处、展会布展、广告和互联网营销等手段拓宽产品市场空间。

  据高投创投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天使基金投资的58个项目中,已有30个项目获得了来自迅雷、联想、京东、德同资本、华山资本等行业巨头和投资机构的后续融资,占投资项目总数的52%,融资金额逾7亿元。

  做大营收规模 加紧布局提速上市步伐

  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明确“支持发展潜力好但尚未盈利的创新型企业上市或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这使得不少获得天使基金投资的企业跃跃欲试。

  柏奥特克是一家从事新型人用病毒性疫苗研发的企业,产品瞄准狂犬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领域。在企业成立的同一年,柏奥特克获得成都高新区天使基金投资。“生物医药项目本身投入巨大,尤其在疫苗研发阶段,初创型企业往往需要千万级的融资才能实现正常运转。”在柏奥特克总经理梁智杰看来,生物医药企业面临诸多技术壁垒,融资门槛较高,只有自身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才能成为优质投资标的。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持续融资也成为柏奥特克做大做强的抓手之一,该公司目前正在和投资机构洽谈一笔全新的融资,有望年内落实,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和厂房建设。“公司创业团队近30人,90%为研发人员,我们准备明年申报首款疫苗临床批件,这是一款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动物源蛋白材料的疫苗,能极大降低疫苗接种者的过敏反应和潜在风险,我们也是全球率先达到此标准的企业,产品预计2022年推向市场。若销售渠道搭建完毕,预计第一年有望实现3亿元销售额,长远看,我们力争年销售额达10亿元。”谈到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梁智杰信心十足。

  在借力资本市场融资方面,柏奥特克“嗅觉”灵敏。去年6月,柏奥特克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去年底,该公司还入选清科集团新芽榜“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榜单。资本市场动作频频,企业品牌效应不断提升,梁智杰和创业伙伴有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坦率讲,我们有上市的计划,但上市并不是企业的目标。”梁智杰认为,企业盈利能力和资本市场没有必然联系,“技术好、产品优、市场广,就能做大企业发展规模,上市只是一种外部性的资源,生物医药企业必须以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立足,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需要稳扎稳打,目前仍旧会‘练好内功’。”

  然而,天使基金所投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营收规模并没做大,净利润仍旧达不到目前上市条件。继证监会明确表态支持未盈利生物制药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融资后,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明确“支持发展潜力好但尚未盈利的创新型企业上市或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

  新政频出,不少获得天使基金投资的企业跃跃欲试。“在冲刺资本市场方面,我们不准备挂牌新三板,而是直接瞄准上市,目前公司绝大多数营收用于技术研发,希望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创宜生物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力争2022年左右上市。

  “今年会继续加大省内市场拓展,我们希望把现有的产品打造成行业爆款,不盲目追求新产品研发。”谈及企业上市之路,云祺科技董事长胡晓勤独辟蹊径,“实际上我们不会把企业产品线拉得太长,倾向于在现有研发领域深耕,踩稳企业发展步伐,在此基础上扩大规模,届时通过直接上市或者并购方式实现更大规模融资。”

  扎堆新三板 部分企业发展效益看涨

  截至2018年9月,已有11家获天使基金投资的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助推成都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壮大规模、快速发展。

  获得成都高新区天使基金投资的企业为自身发展绘就了上市路线图,表明了区内初创型科技企业在创业早期就塑造了自身在资本市场的发展逻辑。高投创投公司提供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累计已有11家获天使基金投资的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占天使投资项目总数的1/5,有力地助推了成都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壮大规模、快速发展。

  目前来看,除了谋划未来投融资方案外,获得天使基金投资且挂牌新三板的企业还在往哪些方面发力?

  特普生物主要围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新材料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董秘王惠表示,虽然公司未来瞄准上市,但目前仍以做强做优当下业务为主,夯实发展根基。“我们的产品在行业同类产品中占据了很强的技术优势,下半年以来的发展策略倾向于市场营销环节,正在和一些大型种植基地合作,拓宽销售渠道,公司也会建立自己的生物园区开展研发和生产,目前的两款新产品已经有了样品并处于中试和办理相关资质登记手续阶段,力争明年推向市场。”王惠坦言,生物农药产品的研发具有长周期特点,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总额的23%,争取在未来3-5年内实现研发产品在农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的病虫草害防治环节全覆盖,完善全系列产品的同时抢占市场份额。

  目前处于新三板基础层的成都成电光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电光信”)上半年业绩同样抢眼,该公司曾于2014年获天使基金投资。成电光信半年报信息披露,上半年实现营收1530万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高达50.63%。天使基金也曾助力成都微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上半年营收达1253万元。

  博芯联科既非新三板挂牌企业,也没有登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该公司总经理黄绪国告诉记者,公司准备2020年启动IPO辅导,新的产线预计明年建成,将提速产品放量步伐,抢占市场份额。

  专/家/支/招

  抓住天使轮投资

  化解创业早期融资难题

  四川省股权与创业投资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蒲分析,目前成都市及成都高新区的初创型企业获得天使投资主要是来自国有背景的创投机构,特别是以高投创投公司、盈创动力等为代表的地方国资机构为主。王蒲表示,对于初创型企业拿到天使投资应理性看待,“有些初创型企业拿到天使投资后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内核力,或早期的优势因市场的快速发展而消失,进而导致公司成长不如预期,真正能继续成长起来的往往是一些有核心技术壁垒的初创型企业。”

  对于日渐凸显的“募资难”现状?王蒲认为,“募资难”“融资难”的问题确实有,但相对于PE,创投行业的资金需求较小。不过,是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投资人更珍惜每一笔资金,也有利于助推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被资本推向更大的市场。

  “天使投资处于早期投资阶段,实际上国内做天使投资的机构并不多,比如私募股权这种纯民营的投资机构较少涉足天使投资,即便涉足,做得好的也比较少,除了国内投资界大佬外,更多靠政府引导的基金从事天使投资。”关于天使基金的行业生态,华西证券场外市场部川内业务部总经理秦超认为,目前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天使基金对初创型企业的帮扶效应,也在加大力度组建相关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有融资需求的初创型企业若抓住“天使轮”投资机会,能够及时破解创业早期的融资难问题,实现稳健发展。

  盈创动力推出“可视化”融资服务流程,提升放款效率

  前三季度119家企业

  累计获5.8亿元债权融资

  本报讯(记者 宋嘉问)企业快步发展,资金始终是换挡提速的“助推器”。近日,记者从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创动力”)获悉,前三季度,来自全区119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通过盈创动力平台获得5.8亿元债权融资。其中,成长贷共发放户数70户,放款金额2.1亿元;壮大贷共发放户数18户,放款金额2.3亿元;新创贷共发放户数29户,放款金额1.3亿元。

  在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的债权融资产品体系中,成长贷、期权贷、壮大贷、新创贷、股改贷等政策性贷款产品通过定制化思维精准服务企业融资,帮助企业迅速跨过发展瓶颈期。“以精准服务的思维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匹配债权融资产品背后,能够有效缓解这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盈创动力相关负责人介绍。

  放款金额2.1亿元,接近前三季度盈创动力债权融资放贷总额近半;放款数量70户,前三季度放款企业总数过半数来自成长贷业务。成长贷,这一债权融资产品为何在前三季度“一枝独秀”?在盈创动力相关负责人看来,成长贷债权融资产品更适合初创期、成长期的企业,“既然叫成长贷,就意味着扶持企业早期成长的导向性较强,我们联合成都银行实施成长贷业务,通过政府担保基金增信,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单户企业不超过500万元, 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综合成本不超过7.22%,适合企业发展早期融资需求。”

  而再造企业融资流程,让服务“可视化”,更能增强企业融资效率和信心。今年以来,盈创动力推出企业融资“可视化”服务流程,将企业提交融资需求、上门服务、项目尽调、项目评议会、政府推荐函、银行放款等流程进行优化,排出了每一项企业服务的最高时限,倒逼服务提质增效,显著提升了企业融资效率。“比如,在企业提交融资需求方面,我们要求项目经理在收到企业贷款申请后快速了解企业相关情况,须在2小时内联系企业了解具体诉求。”盈创动力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通过盈创动力平台拿到成长贷贷款,这也是我们第一次从该平台获得融资。”成都贝施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施美”)总经理助理石怡介绍,公司此前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购地新建工厂,进而产生一定的融资需求,企业未来或有持续性融资,通过此次贷款能够增进同金融机构和银行间的合作关系。

  目前正处于成长期的贝施美主打口腔精密陶瓷材料研发,自主研发的产品包括口腔材料、口腔设备等。这家成长期企业在科技研发上势头正猛,在资质认证方面,贝施美已经取得了5项国际权威认证,为产品销往全球奠定了基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