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成都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综述(下)

关键词: 双创

  • 发布日期:2018-10-09
  • 来源:成都日报
  • A+
    A-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创新创业者们齐聚成都,欢度属于自己的盛大节日。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正式启幕。成都作为主会场,将联动全国,搭建“双创”平台、展示“双创”成果,再掀“双创”热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正成为激发民智民力、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的活力之源。引来源头活水,成都“双创”红利不断释放:截至今年8月,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2472家,有效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50家,取得国家入库登记编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754家;截至今年7月,超过400项职务科技成果成功得到分割确权,作价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60余家,带动社会投资近百亿元……

        “双创”升级,潮涌蓉城。成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打造“双创”升级版,建设中国创新创业第四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

        在蓉城大地上,创新创业热潮正蓬勃兴起,不仅激活了城市发展动能,也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A

        能创业 敢创业 创成业

        让创新创业者成为最耀眼的“明星”

        “成都,是梦想起源的地方。”在极米科技召开的新品发布会上,该公司董事长兼CEO钟波感慨万千。这家成立时间不足6年的公司,其产品无屏电视实现了随时随地可看大型视频的梦想,引发了投影业界的创新风潮。目前,该公司产品在全球市场出货量已稳居第一,并再获6亿元投资,加速迈向“独角兽”。

        而事实上,在五六年前,钟波与10多名年轻人一起,在成都西郊的一座毛坯房里,开启了极米科技创业征程。那时,成都远没有如今这么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尤其是无屏电视产品这一全新形态。

        “提出‘无屏电视’,颠覆传统电视是‘冒大不韪’的。”钟波表示,公司发展初期,获得了成都技术转移集团的投资,旗下产品目前已成为家庭娱乐升级换代的首选,连续获得CES最佳创新奖、红点产品设计奖和IF设计奖等国际大奖。

        现如今,在极米科技所坐落的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企业总数达62680家,其中培育独角兽2家,准独角兽企业30家,成都市新经济重点培育企业69家,上市企业34家,股改企业57家,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双创”企业板挂牌企业915家,“双创”种子企业400家。菁蓉国际广场获评成为中国首个通过世界绿色建筑LEED最高铂金级认证的办公园区。

        创新创业企业风起云涌,新的技术革新更是层出不穷。国际领先的3D生物打印技术、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导磁共振医学成像系统、国内首款智能掌上超声设备、国内首个“药物种子库”、世界首款头戴式VR一体机等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为国家自主创新和区域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新潮传媒、医联、极米科技等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创新创业行动,在成都蔚然成风。截至今年8月,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2472家,有效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50家,取得国家入库登记编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简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754家。

        创新创业者,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耀眼的“明星”。为让更多人实现创新创业梦想,成都将大力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系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营造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包容的文化、便利的政务服务等等,让更多人能创业、敢创业、创成业。

        B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激发起创新主体无限活力

        王玮,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教授。如今,这一身份正在他身上发生变化。从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负责人,王玮不仅拥有了企业股份,在企业重大决策中,还拥有了一票否决权。

        像王玮一样,通过技术入股、组建新公司的模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的50多个创新品种吸引了企业的16亿元投资,组建了10余家公司。

        此前,四川大学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试点高校,学校会通过确权会议组织专家组对成果进行评估,科研团队会获得55%—90%的权属,并根据比例再与资本共同投资企业。基于全新的制度,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得以开展,团队也得以技术入股、组建新公司。

        破除科技成果转化“中阻梗”,激发起创新主体无限活力。四川大学的这一实践,在科技人员中激起千层浪,创新创业热潮渐成燎原之势。截至今年7月,试点已拓展到全省20所高校院所,超过400项职务科技成果成功得到分割确权,作价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60余家,带动社会投资近百亿元。

        这项在成都率先开展的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消除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机制约束,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按照体现“利益联结机制”的要求,与清华大学、剑桥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企业签约项目227个,预计后期拉动社会投资超过1500亿元,66个产业功能区实现与国内外大学签约全覆盖,构建校院企地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推动高校院所、企业与地方形成全新伙伴关系——城市创新合伙人。

        理顺“民参军”“军转民”。其中,海特高新通过股权形式介入军工研发、生产领域,以控股形式取得新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控制权,突破当前行业、军民以及所有制界限问题,拓展混合所有制企业融资渠道,同步解决民口企业参股国有企业“话语权”薄弱的问题,为民参军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选择。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军民技术、军民产品、军民资本、军民人才融合。目前,探索形成的“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式”民口企业配套核心军品的认定和准入标准、以股权为纽带的军民两用技术联盟创新合作等创新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全市军民融合产业正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C

        集聚“双创”资源

        服务万千创新创业者

        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蓉漂有了自己专属的节日——“蓉漂人才日”。

        这样的节日,让张文轩倍感亲切。去年5月,张文轩背上行囊,从新加坡出发,来到距家乡3000多公里的成都。以前,成都是地图上的一个中国城市,而现在,成都是创业梦想起航的地方。

        由张文轩和团队研发的诸递平台,通过购物者提交购物需求,出行者通过竞价成交并带回,实现了消费者最快到货的需求。从想出好点子,到公司完成注册,短短几天时间就全部办结。高效的政务服务,让张文轩能够更加从容开展业务。

        投身蓉城创业,已经成为张文轩们最好的选择。因为成都,有更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共举办“创业天府·菁蓉年汇”“蓉漂”嘉年华活动、“创业天府 菁蓉汇·北京”专场等各类主题系列活动57场,近250家(次)创投机构、2500家创业企业及团队,2万余人以多种方式参与。自2015年开始累计举办系列活动534场,并开展了硅谷、首尔、特拉维夫、莫斯科、柏林等国际专场,近750家(次)创投机构、14500家创业企业及团队,62万余人以多种方式参与。

        “双创”浪潮生机盎然,而集聚更多“双创”资源,服务万千创新创业者的载体建设,也是如火如荼。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36家,其中包含“双创”载体聚集区1家,面积共计51万平方米。目前,市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200家,面积594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5家,对成都全域的创新创业环境起到了良好支撑作用。未来,成都将形成全域覆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示范带动、全国领先的创业支撑体系。

        提档升级“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品牌;深化“菁蓉汇”的“知本”和“资本”对接功能;围绕产业需求深入产业功能区开展特定主题活动,走进“一带一路”国家和国内重点城市举办活动;以活动和项目为牵引,引导国内外优质创新创业资源向园区聚集、向企业聚集……共营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打造“双创”升级版,让成都更加充满活力。

        创新创业正当时。成都这座未来之城,将为更多怀揣创新创业梦想的人,点亮新时代的“长征路”。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