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全国首创 “党建增信”加分助力企业融资

关键词: 党建增信 融资

  • 发布日期:2018-08-27
  • 来源:成都高新区
  • A+
    A-

        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团队信用等指标,都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企业实施放贷的考核参数。而引入“党建增信”环节让企业在债权融资中多一个考量指标,获得融资加分项,这一成都高新区全国首创的“党建增信”融资模式实施以来效果显著。

        就在上周,来自成都高新区的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赛狄信息”)获得了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债权融资产品——500万元额度“新创贷”贷款,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需求。近日,记者从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创动力”)获悉,从开展“党建增信”融资模式至今,已累计为38家企业提供超2亿元规模的债权融资,及时帮助众多中小企业渡过资金难关。本报记者 宋嘉问

        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缺口大 “党建增信”为企业债权融资“加分”

        今年3月以来,“党建增信”这一全新的评价指标被纳入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成长贷”“壮大贷”“新创贷”等政策性债权融资产品放贷审核体系中。按照盈创动力和金融机构拟定的放贷考核规则,在企业申请贷款的考核评分中,设立党支部能获得4分,党员占比达到20%以上及公司管理层党员达到相应比例也会有不同额度的加分。

        赛狄信息于去年挂牌新三板,目前处于基础层,该公司研发的数字图像处理与跟踪模块、智能航电通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系统、雷达、数字通信等领域。“目前公司拥有200多名员工,包括30余名党员,这批党员主要来自研发团队,并已成长为技术骨干。”赛狄信息副总经理周荣介绍,公司成立了党支部,拟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并对党员进行统筹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

        赛狄信息的业务发展一直稳扎稳打,数据显示,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8048万元,市场遍布全国各地,目前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证书。而企业研发投入大,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前些天刚通过盈创动力平台拿到一笔500万元额度的‘新创贷’,及时缓解了流动资金压力。”周荣告诉记者,“‘党建增信’这一全新的考核指标为企业贷款提供了加分项,促成企业以银行基准利率拿到‘新创贷’,接下来将继续提升研发水平,做大营收和净利润规模,未来争取冲刺IPO。”

        通过“党建增信”,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向金融机构展示了自身党建成效,这背后其实是企业自身规范运作、注重团队文化建设的体现。“党建工作做得扎实的企业,更能获得金融机构认可,有望降低融资成本,提速贷款审批效率。”在盈创动力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一考核指标的本质是在提升企业信用的同时,降低银行的放贷风险,最终帮助企业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共召开政策性产品“党建增信”融资项目评议会8次,为88家企业评议项目申请贷款金额共计4.8亿元,评议企业中有49家企业获得“党建增信”加分。其中,政策性贷款产品的“党建增信”业务累计为区内38家企业提供了超2亿元规模的债权融资。

        重点支持区内主导产业 企业获融资后发展提速

        据盈创动力提供的企业名单显示,38家获得债权融资的企业主要来自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领域,且多处于初创阶段,其中不乏新三板企业,融资需求都很旺盛。其中,像赛狄信息这样在债权融资申请时因“党建增信”加分的企业不在少数。

        同样来自成都高新区的四川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地信息”)目前主营业务瞄准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和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公司现有职工150多人,去年实现营收5000万元,同比增长20%。同样受行业影响,该公司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并拓展省外市场。“公司设有党支部,有6名党员,会定期举办相关组织活动。”中地信息财务部经理马丽介绍,企业通过“党建增信”实现加分,成功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通过盈创动力拿到的债权融资是公司迄今唯一的融资。”

        “党建增信”的目的是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这一举措实施之前,盈创动力就在关注设立党支部的企业获得融资的成功率。盈创动力在对2017年获得贷款支持的87户样本企业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中设立党支部的企业19家,占比为21.84%。未设立党支部的企业申请贷款平均成功率约为45%,而设有党支部的企业的放贷成功率超过70%。样本企业平均贷款额度约为488万元,其中设立党支部的企业平均融资额度为1350万元。

        “2017年,获得贷款样本企业平均销售增长率约为39%,其中具有党支部企业的销售增长率约为48%。”盈创动力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几个分析数据非常清晰地说明党建对企业融资具有重要意义,“党建增信”可以作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新经济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突破口,下一步,将在政策性融资产品引入全新的评价因素,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