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增绿 环保
拆除一面围墙、一处违建,增加一片绿地、一个游园,成都高新区将绿色“细胞”植入城市大街小巷,以“两拆一增”为重要抓手提升城市形象,全力推进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日前,从成都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获悉,2018年时间过半,成都高新区“两拆一增”点位已经突破100个,如期完成任务,共计拆除围墙约1万米,拆除违法建筑约8500平方米,增加开敞空间约13万平方米。
在围墙变绿地、生态空间持续拓展背后,是成都高新区对工作机制的健全完善和对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随着“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成都高新区结合“两拆一增”工作,深入走进社区、企业,通过座谈会、协调会等方式了解、响应群众需求,为群众打造出更便民、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开墙透绿增城市风景
“两拆一增”点位连线成片
灌木绿植层次丰富,蜿蜒步道曲径通幽,行人三三两两在此散步休息,还能欣赏校园中透出来的些许绿意……当来到位于府城大道西段的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财贸校区外,看到学校临府城大道一侧绿意盎然、开敞通透。没有围墙的遮挡,精致的校园绿化透出校外,与街道的市政绿化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城市空间的景观效果。
该点位的实施方成都高投建设公司项目负责人周建说道,此次工程施工仅用了10天时间。原来3米高的砌砖围墙全长约300米,拆除后取而代之的是约1500平方米的绿化。“我们采用了南天竹、红叶石楠、花叶万年青等灌木植物,体现该路段的绿化层次。临街一侧我们种植了麦冬,不仅景观效果好而且便于管护,减少维护成本。”周建说。
值得一提的是,此处绿化带中铺设的慢行步道、新增的休憩设施,都是用拆除后的围墙旧砖修建而成,在废物利用的同时为群众提供了休憩空间,更体现了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
这样由围墙、违建“拆出来”的绿化点位,如今成都高新区已经完成102处,共计拆除围墙约1万米,拆除违法建筑约8500平方米,增加开敞空间约13万平方米。成都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全区以“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原则,将整治点位分为3批实施,点位主要分布在府城大道、益州大道、红星路南延线等重要干道沿线及大源、新北等建成率较高区域,有效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全面提升了城市生态品质,增加了市民公共休憩空间。
开坝坝会听群众心声
把生态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在蓓蕾西巷,“两拆一增”为周边居民带来的不止是一片新的景观空间,而且还有新的生活方式。社区农场就此成为了蓓蕾西巷的一部分,社区邻里相约浇水施肥,尽享田园之乐。这里还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沁园”。
据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区居委会主任张晓静回忆,原来这片500平方米的空间是一个简陋的小游园,人气不高,后来还被居民用来堆放杂物。“我们就组织居民开坝坝会,让大家提意见怎么改造。有人就提出:‘那就建个农场嘛,我们早就想在家门口种点生态蔬菜。’这个提议得到了很多居民的响应。”张晓静说。
面对居民的诉求,蓓蕾社区立刻研究社区农场的建设机制,并引入了专业的社区组织和企业来进行指导。如今,有40多个家庭与社区签订了认领协议,自行负责认领区域的蔬菜栽种及管理。张晓静介绍说,现在他们还在着手细化农场管理制度,梳理蔬菜的区域划分和种植规模,提升农场的景观品质。
“‘两拆一增’工作涉及市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切身利益,一方面我们全力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另一方面我们也集中群众智慧来探索新的建设方式。”成都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这半年来各相关单位主动上门走访区内企(事)业单位,讲解相关政策,协商拆除围墙事宜,实施了延长成新大道加油站、天府四街与盛华南路交叉口加油站等围墙拆除工作。
全面部署促提质扩量
下半年再添60个增绿点位
据介绍,成都高新区在上半年充分发动街道对全区所有围墙、违建进行逐条街摸排梳理,全面完成了“两拆一增”点位摸底,并最终梳理确定“两拆一增”点位约160个,涉及依法拆除类、指导拆除类、协调拆除类、创新探索类4大类。下半年,全区预计还将完成约60个“两拆一增”点位。
为了保证点位整治效果,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完善方案审查制度。点位实施前,各实施主体要将整治方案报成都高新区“两拆一增”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备案。同时,成都高新区将在下半年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两拆一增”工作任务,对超额完成任务、工作成效明显的责任单位予以表彰,对未完成任务、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进行通报。“我们结合上半年的点位经验提前安排部署,力争在后续完成的点位中出亮点、出特色,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成都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