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府 高新
时间的流逝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却因重大事件的定格而历久弥新,屡被提起。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1988年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提出,科技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推动着中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从涟漪微泛,到浪潮涌起。
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人员陆续走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一大批由科技人员自筹资金、资源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民办科技企业在中国大地上不断涌现。如何吸引这些以技术和模式创新为底色的企业聚集,如何高效为这些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创新企业提供其需要的便利和服务?
随着改革开放打开国门,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孵化器”这一伴随着新技术革命而兴起的载体进入了科技战略制定者的视野。1987年6月,中国第一家科技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正式挂牌。
以1987年为起跑线,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为领跑者,截至2017年底,中国科技孵化机构总数已突破1万家,数量居全球第一。作为中国西部的创新创业热土,截至2017年底,成都高新区内创新孵化载体总面积超过425万平方米,聚集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88家,总体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
从0到1,从1到10000,从1987年至今,中国孵化器31年里的起承转合,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从量到质的飞跃,同样也是成都高新区筹备、诞生、成长的生命历程。
萌芽
探索“孵化”的本质——孵化未来
2013年初,一场关于地铁站英文译名的大讨论,将“孵化”一词推上了风口浪尖。时任省人大代表的崔太平在建议中提到,成都地铁“孵化园”站译为“Incubation Park”,会让人直接联想起“母鸡孵蛋的地方”,而未必是高科技产业园区。
“孵化园”还是“孵蛋场”?是用来做什么的?关于地铁站译名的问题在当时引发了网友热议。时间回到1988年,成都高新区建区之初,这样的问题也是区内第一代孵化器管理者需要探索的问题。
1988年,“火炬计划”正式开始实施,其中两项重要目标便是“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肩负“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重任的成都高新区,可以说自带“孵化器”属性。
1990年12月,当时全国面积最大的孵化楼——6400平方米的成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成都高新区起步区正式竣工,成都高新区与孵化器初次“亲密接触”。“建6400平方米的孵化楼,你们要养多少只鸡?”忆及当时社会对孵化器啼笑皆非的理解,时任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的张学果道出了背后的艰难:“中心起步初期,最大的难题是大众对‘孵化’不理解以及缺少资金支持。那个年代,没有商业投资机构和基金公司。”
回望28年前探索成立孵化器的点点滴滴,成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甘启义如是感慨:“当时发达国家已有了成熟的孵化器模式,但并没有适合我们经济发展需求的模版可以现学现用,一切全靠自己去探索、发展。”
企业不懂孵化?中心就让工作人员进驻到企业,从项目计划书到政策引导,再到项目申报进行全方位指导。企业缺少资金?中心便争取了经费,为优质项目提供第一笔融资。“当时经费不多,我们只能选择最好的项目进行投资,一个项目20万元左右。”甘启义说。
在成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运营的第一年,有30家企业带着64个项目入孵,其中56个项目当年形成商品化生产,成都高新区在创新孵化方面首战告捷。
随着高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环境的不断完善,创业者也逐渐聚集。1996年,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成立,创业者们有了专业的“保姆”。1998年开园的中国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不到一年就入驻满员。
“我们意识到,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物质基础是载体。”时任成都高新区科技局局长的王晋成回忆道,在之后的几年,成都高新区陆续设立博士创业园、成都高新孵化园、成都数字娱乐软件园等国有孵化载体,同时他所在的科技局也联系了多家区内的民营孵化器,将其认定为成都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到2005年,成都高新区已拥有“一中心”“四园区”“五基地”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全区孵化总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入孵企业数量550家。
经过多年的耕耘,成都高新区早已对“孵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孵化园就是‘孵蛋’的地方,不过孵化的是中小型创新企业。”2013年,时任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主任的李岗在解释地铁站译名问题时这样说道,孵化创新企业是在孵化未来,需要无微不至支持企业的成长。一个个创业团队就是一颗颗蛋,在孵出来之前,谁也保不准里面哪些是“麻雀”哪些是“凤凰”。
而“Incubation Park”的译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发展
天府新谷与天府软件园 同年破壳两个创业地标
2000年前后,我国孵化器的投资主体从过去较单一的政府主导向多元化发展,民营企业、大专院校等纷纷加入孵化器。而成都高新区奏出的“首个音符”,是由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的中国第一家国家级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天府新谷。
府城大道西段399号,21年前还是一家印刷厂。“天府新谷起步做科技孵化之时,成都高新区还处于建区初期,周围都是农田,我们8层楼高的孵化楼,是当时周围最高的一栋建筑。”作为一位在科技孵化领域耕耘了22年的“老兵”,天府新谷董事长王明新有感而发。从最初孵化破壳的可采、双叉奶,到当下有名的龙渊、九阵、铁皮人;从最初的30家入孵企业,到现在的1000家……逾20年时间里,这里每天都在为明星企业提供创新“养分”。
在王明新的收藏中,有一部摩托罗拉翻盖手机对他意义最为重大。13年前,就是用这部手机,王明新接到了来自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电话——天府新谷经过评审,需要前往北京接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考核。“那是2005年,我清晰记得自己带队参加评审的每个细节。”也就是在那一年,天府新谷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王明新没有想到,他的眼光与执著,加上成都高新区决策者的鼓励与支持,共同成就了一段成都高新区孵化器领域“敢吃螃蟹”的先锋传奇。
同样也是在2005年,在天府新谷向南6公里的地方,成都高新区的另一大创业地标——天府软件园正式投用。
事实上,在2004年之前,这片土地本已规划作它用,而成都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成为人所共知的“风口”前,抢先一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开始了互联网产业的探路。2005年5月,成都市正式提出将软件产业作为全市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发展。在软件产业战略布局规划上,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天府软件园成为承载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
投用第一年,天府软件园的高楼顶端就贴上了微软、IBM、赛门铁克、诺基亚、阿尔卡特等国际巨头的LOGO,而在这些LOGO的下面,更多的后起之秀开始萌芽。2007年,在园区一栋近20层高楼地下一层,西部首个移动互联网创新型孵化器——创业场,正式启用。
过去的制造业时代,人是随着工厂在流动;现在的互联网行业,企业是随着人才在转移。可以说哪里是企业所需人才的安居乐业之地,企业就会到哪里去落户。
如何让人才在天府软件园安心创业?成都高新区给出的答案是“为互联网创业者构建‘零成本’的创业环境”。在创业场,除了办公设施、宽带网络等创业支撑外,“武装到牙齿”的载体空间甚至还为创业者们专门提供了图书室、咖啡吧、人才培训室等公共空间,与世界500强业界翘楚同处一个园区,实现创业者“拎包入驻”。“没有户籍限制,也没有创业团队体量限制,只要是‘含金量’高的IT产业项目,都可以申请入驻。” 成都天府软件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蕾说。
在之后的10年中,从创业场走出了咕咚、极米、Camera360等创业明星企业。在成都市首批3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名单中,有1/3的企业出自天府软件园。
在2009年,天府软件园的主题宣传语是“成都,非常适合外包”;到了2011年,主题宣传语变成了“Right Place, Right People”。从产业到地再到人,宣传语的转变渐进地体现了发展创业园区的核心关系。
在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者的眼中,成都高新区不仅有一个个特色各异的创业孵化载体,其本身也就是一个不断优化升级、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服务的大型孵化器。
前路
拥抱专业化国际化 以集群之力迎接未来挑战
2014年至今,中国创业孵化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环顾全球经济与产业变革,创新力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创新实力正在成为塑造区域经济新格局的新动能。
随着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2015年,“创客”第一次“闯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成都高新区随之行动起来,陆续发布了《“创业天府”高新区引领工程方案》《成都高新区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构建“国际化、专业化、众创化、集群化”的大孵化体系。
一支外国创业团队刚好在进行VR的体验,一旁,两个做医疗的中外创业团队成员正在品茗,探讨茶道。这样的场景,在成都体量最大的联合办公孵化空间之一Work+新谷店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在Work+楼下8层,是欧洲排名第一的创业加速器SBC的中国分部。
2016年4月,SBC首次进入中国,落户成都高新区。2017年6月,SBC·中国数字健康创业加速器首个创业加速训练营正式开营。从全球400多支团队中遴选的13支优秀创业团队,在加速营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严格创业加速训练,其中3支团队在加速结束后就拿到投资,其他团队也在全国巡回路演中获得了当地投资人和大企业的青睐。“他们中已有多个项目实现本地孵化,目前已进入产业化、市场化前段。” SBC·中国首席运营官冯锦月说,国际化带来的模式、技术、人才,以及带动的资金、项目,能够更好地带动整个行业发展。
与此同时,政府直管的孵化载体也开始了国际化探索。2016年,承载了中韩创新创业园的菁蓉国际广场正式投入运营。不到一年时间,菁蓉国际广场便聚集了23家国内外知名孵化机构。除了国际化背景,这些孵化器有着极强的专业化水平,使得他们从入驻之初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备受创业团队青睐。
合创新业成都硅谷国际孵化器以未来前沿科技孵化器为定位,选取了VR、AR、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作为主攻方向;微软云加速基地则紧扣微软产业链的上下游招募创业团队;成都首个集成电路专业孵化器芯空间,可为集成电路创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软硬件支持、产业链资源支持以及公司管理、行政财务等多方面指导……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截至2017年底,成都高新区各类创业载体数量已增至88家,孵化总面积超过425万平方米,总体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
如何化零为整,让如此大体量的孵化体系体现“集群效应”?一个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并对接资本链的“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服务超市”应运而生。这个“超市”该怎么建?2017年9月,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高新技术服务超市建设方案:整合多种高新技术功能,构建“1+N”空间布局,打造标准化、网络化、品牌化的服务产品,助推成都打造高新技术服务机构汇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效、技术交易市场活跃的西部科技中心。
“高新技术服务超市”这一新型业态,其核心是将高新技术服务业本身孕育、发展为一个产业体系,通过要素资源的整合,促进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推动创新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这恰好也与成都市在2017年7月提出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大力推进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激发创业活力、提振投资信心”这一目标相契合。
在高新技术服务超市的网站上,已有300多种科技服务可供选购,创业者只需要像网购一样下单,便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享受到区内其他园区甚至是海外的科技服务。
而根据高新技术服务超市的建设方案,未来,高新技术服务超市将结合区域内创新创业实际,延伸“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内容,以“三链”协同模式,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培育、企业金融发展,实现各类创新要素聚集和转化。
进入2018年,成都高新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担国家使命和责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尤其是4月以来,深入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开展,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服务企业创新、推动成果转化方面,成都高新区宣布设立100亿元“独角兽”投资基金,建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打造中国“独角兽”新摇篮,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30年风雨兼程,30年砥砺奋进,中国孵化器已成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与中国孵化器携手成长的30年,成都高新区奉献出了诸多优异的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中国孵化器未来的下一个10年、20年、30年,成都高新区已经了然于胸。
创业孵化的强本之路,正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