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物制药企业
过去几个月,中国生物制药行业遭遇了空前冲击。在与领先跨国及本土生物科技公司高管沟通,并与其他权威市场专家交流后,我总结了新冠疫情对当下和未来的影响。随着我们对新冠病毒及其影响的认知的不断深化,本文分享的观点也将发生变化。一如既往,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与我进行探讨。 我们先看生物制药业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虽然目前掌握的数据仍不充分,但结合行业现状及定性分析得出的洞见,部分趋势一目了然。 ◆ 市场监管积极介入,在疫情期间新药审批“绿灯行”。2020年1~3月期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申请(包括新型创新药、适应症扩展和仿制药申请)共164项,远超2019年同期的141项。为推进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国家药监局首次通过真实世界证据(Real World Evidence)批准了艾尔健(Allergan)公司XEN®(赞宜®)凝胶支架的注册。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政府还要求二三级医院实施提前预约制,鼓励患者前往社区卫生中心就诊,并建立了发热门诊网络(仅上海就有182家发热门诊)。 ◆ 就诊人数的减少也为大型医院和城市带来了诸多变化。早期分析显示,患者取消非必要就诊后,2月的门诊量减少了约60%(基于中国医药市场研究协会报告的初步数据)。此外,更多患者转而在新渠道获取治疗方案或处方,也减轻了因就诊人数减少造成的实际影响。零售渠道从这一趋势中受益良多,互联网医院也从线上转型和监管变化(包括将线上处方纳入医保的试点)中获益匪浅。 ◆ 生物制药公司的市场销售并未严重受挫。一项针对690家医院展开的调查显示,截至2月底,医院处方药的销售同比下滑17%。与之相比,汽车或奢侈品等行业的销售降幅则高达70%~90%。话虽如此,部分药品还是受到了较大影响。新上市的药品或需要在医院启动的药品首当其冲,而成熟的慢性病药品则利用处方机制的变化(一次可开具三个月的长期处方),并改变销售渠道,成功降低了疫情带来的重大影响。择期手术或择期治疗相关药品受到了较大冲击,与我们在医疗技术领域的观察类似(今年2~3月的择期手术数量减少了50%~80%)。简言之,制药市场表现相对坚挺。随着医院不断开放,患者的信心逐步恢复,市场也将逐渐回暖。 ◆ 数字医疗行业整体展现出了惊人的反应速度及行动力。平安好医生、腾讯微医、阿里健康、百度和京东健康等企业利用现有平台,在极短的时间内推出了新服务或优化现有服务,大幅提振线上流量,其中不乏新注册的老年用户。跨国生物制药公司在这股浪潮中顺势而上,充分盘活闲置劳动力,通过数字化项目和业务拓展,大幅增加了医疗专业人员和患者的参与度。一些生物制药公司还开发了多种应用,帮助患者通过其他渠道获取药物,比如把正在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转移到输液中心。在疫情最为严重的二月,几款新药通过大型网络会议等线上渠道完成了独家发布。总之,生物制药公司在短短数周内完成了原本或将耗时数年的任务:动员组织上下,将大量资源转向数字渠道,启动新项目,且挖掘数字化渠道的获客和互动潜力。 ◆ 与“非典”时期相比,中国生物制药业此次的创新十分迅速。许多公司都在争相开发有效药物,设计更快、更准确的检测方法,并加紧研发可行的疫苗。康希诺生物(2019年在港交所上市)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方面进展迅速,目前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科兴生物和国药集团也在积极推进安全有效的疫苗研发,与美国和欧洲一道投入“全球疫苗研发竞赛”。 ◆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制造和物流网络免遭重创。作为中国疫情初期的“震中”,湖北并没有太多生物制药工厂。不过,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仍有待观察,因为医院和分销商都有可能遭遇严重的现金流危机。 ◆ 临床研发遭遇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如患者的临床反应监测受阻、受试者招募推迟,但数据解析或注册审批也只会推迟几个月。近期,疫情相关的临床试验登记数量快速增加,临床研究受试者数量不足。 ◆ 驻华企业高管目前都在关注中国业务的全面恢复,同时也担心欧洲和北美的疫情蔓延。中国加入全球临床试验项目后,其监管进度可能会因疫情对海外临床试验中心带来的干扰而受到影响。考虑到价值链上的一些重要国家/地区(如印度)正面临不确定性,供应链端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最重要的是,跨国企业总部所承受的巨大盈利压力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其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能力,至少短期内如此。 综上所述,市场环境在短短几个月内风云突变。真正的问题在于:从中期来看,这对中国生物制药市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疫情暴发前,市场行情一片大好。今后这一势头能否延续?如果深挖这一现状背后的本质,不难发现这场危机提出了五大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医疗行业的重点将如何演变?预算分配将受何影响? 回顾“非典”,中国政府在2004~2008年间实施的许多政策,都可以追溯到这场疫情。新冠疫情下,相关政策的规模要比“非典”时期大得多。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和基层医疗发展的重视。地方政府领导也将把医疗作为主要政绩指标,制定改革计划,推动地方医疗体系的转型。例如,上海最近就出台一项计划,到2025年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并在基础设施、运行效率、能力建设等领域提供支持,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和智慧决策平台。 纵观大局,会有哪些企业从这项改革中受益?以下三大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建设防疫和基层医疗体系。这是2008年医改后的一个市场发展方向,也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明确目标。受种种因素所限,该计划的推进速度较为缓慢。加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在此次疫情中一览无遗,进一步坚定了监管方朝着这一制度改革方向行进的决心。 二是扩大互联网医院规模。疫情再次证明了互联网渠道对打造高效医疗体系的重要性。考虑到拥有该领域准入资格的企业数量众多,加之现有传统医疗基础设施的不足引发了供需失衡,我们预计互联网医院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 三是加快发展个人健康保险(PHI)。在中国政府扩大资金来源,打造更为前沿的医疗发展计划的同时,商业保险机构和渠道的作用也会提升,弥补公共支出在资金和覆盖面上的不足。腾讯微保等科技企业将在大规模设计和采用新型医疗保险产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预算分配的角度来看,我们预计2020年的医疗预算将缩减。GDP即便不出现负增长,也可能是小幅增长。由于企业经营困难,加之政府实施了社保减免政策,医保资金来源将受影响。从短期来看,政府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将重点转向更为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如加快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步伐(第二和第三批已经在推进),或者在今年更新《国家医保报销药品目录》时加强谈判力度。疫情前启动的一些政策项目或将让位于更加紧迫的事项。我们希望看到中国经济从2021年开始迅速反弹,医疗占GDP的比例相较于历史轨迹有所上升。 总之,生物制药公司需要深刻理解资金池的变化(包括国家基本医保/国家医保报销药品目录、自费部分或商业保险),这样才能通过优化自身产品组合来充分挖掘潜力。 二、患者将如何分流?新老渠道将受何影响? 零售和互联网医院的兴起并非新趋势。疫情只不过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推动既有趋势加速发展。考虑到政府在监督互联网处方和报销渠道时仍需克服一些挑战,配套的全面监管政策改革不会短期出现,但这种发展势头会延续下去。跨国制药公司已经在着手利用这些趋势,比如,有些公司成立了专门的互联网医院团队来负责新战略的设计与执行。虽说大医院的就诊人数可能会在短期内受门槛增高和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下降,但今后应该会逐步恢复,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回顾后“非典”趋势,不难发现,当时的医院就诊人数在短暂下滑后便迅速回升,之后继续增长。从中期来看,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基础设施的投入,出台各项旨在吸引患者前往基层医院就医的政策,这些举措都将加大患者分流力度。总之,跨国生物制药公司和本地生物科技公司都需要完善覆盖模式,适应日益分散且复杂的市场格局。 三、数字化“概念验证”已然确立,新市场进入(Go-To-Market)模式将如何呈现? 新冠疫情无疑推动了数字化的全面崛起。不少企业都已在探索数字化试点项目,但进展各不相同。疫情期间,所有企业的数字化活动都显著增加,包括邀请关键意见领袖参与大型网络会议、举行规模空前的疾病教育项目、举办纯线上新药发布会等。毋庸置疑,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这一趋势不可逆转。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线下活动会就此消失,它们仍将扮演重要角色。生物制药公司若想保持长期的竞争力,就要尽可能将线上与线下活动相结合,提供真正的全渠道互动模式。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这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赢家将习得新技能,提供差异化的内容和体验,通过调整产品和服务来适应医疗领域的多样化需求和生命周期,拓展真正有效的项目,避免盲目推出过多的“试点项目”。 四、中国能否继续吸引医疗投资,支持生物科技和医疗科技等新兴领域的发展? 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最近几周,医疗领域见证了如下发展:1,启明创投募集了逾11亿美元的新一期基金,专门用于投资生物、医疗和医学科技;2,再鼎医药从再生元制药公司获得CD20xCD3双特异性抗体REGN1979的中国市场授权,并先期支付3000万美元;3,诺诚健华于3月在港交所上市,募集资金2.89亿美元;4,康方生物于4月完成了3.3亿美元的IPO,创香港今年IPO规模纪录;5,最近,传奇生物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4.24亿美元;6,Everest Medicines则完成了3.1亿美元的C轮融资,为历史新高。 换言之,自2016年以来屡见报端的“创新潮”又一次重现。在与多方业内人士沟通后,我认为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并将快速发展。政府会加快出台支持医疗行业发展的政策,资金依然充裕,海归人才也将学以致用,继续发扬创业精神、发挥创新理念。 五、中国的全球战略地位会提高还是降低? 这个问题最难回答,它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对跨国企业的相对吸引力在近几年来明显提升。这一点从在华业务比例、在华硬资产投资,以及CEO和高管的对外表态上可见一斑。 有人可能会担心这一进程将因新冠疫情而放缓,但实际上,当前的形势反而有望提升中国对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吸引力。中国是第一个基本走出疫情阴霾的国家/地区,并且已在着手支持医疗行业的发展。欧盟5大市场深受新冠疫情困扰,考虑到这些国家的公共财政状况,我们预计其医疗预算将会收紧,或是出台进一步的成本控制措施。总的来说,中国有望提前走出困境,其生物制药市场对外国企业的吸引力也会相应提升。 考虑到全球范围内疫情仍在蔓延,且中国再次暴发的可能性还不能完全排除,现在就新冠疫情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下定论还为时尚早。我的某些观点也可能很快就不适用。但总体而言,我认为新冠疫情将会加速中国医疗市场的改革,患者将拥有更便捷的就诊渠道和更好的治疗效果,行业参与者也将有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