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乐购出售20%股权,是什么导致了外资商超的节节败退?

关键词: 外资商超

  • 发布日期:2020-02-28
  • 来源:锐创社
  • A+
    A-

2月25日,与家乐福、沃尔玛同为全球三大零售企业的英国零售巨头乐购宣布,将向中国的华润集团出售与华润成立的合资公司Gain Land的20%股权。

 

乐购表示,上述交易将带来约2.75亿英镑的净现金收入,未来将用于一般公司用途,未来乐购将能够聚焦在核心运营业务上。

 

路透社报道指出,这意味着乐购完成了从中国的退出。

 



上世纪90年代初,全球各大零售行业巨头纷纷跨入中国市场,法国零售业巨头家乐福首当其冲,美国沃尔玛、德国麦德龙、韩国乐天玛特、英国乐购等巨头紧随其后,经过10年的经营在中国市场遍地开花。

 

然而好景不长,15年前后我国的零售业爆发了倒闭潮,苏宁收购家乐福、卜蜂莲花建议公司私有化、韩国乐天玛特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乐购亦是重组重建,旗下135家店统一改名“华润万家”。

 

现今乐购更是出售了仅剩的20%股权,彻底败走中国。

 

20余年干戈征战,是什么导致了外资商超的节节败退?

 

1. 难以承受的零售业倒闭潮

 

2004年,作为全球零售业三大巨头之一的英国乐购正式进军中国市场,而在这之前,已有多个行业品牌在中国先后扎根,他来的不是很早,但是来的很巧。

 

90年底初的中国本土还没有一家代表性的大型商超,多个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后借助成熟的经验以及强大的资金优势,依靠大卖场运营模式和一站式消费理念迅速站稳脚跟并飞速扩张。

 

数据显示2004到2010年,仅6年的时间沃尔玛就从10省27家门店发展到24省219家门店,同样的家乐福也从06年的100家门店拓展到了2010年的182家。

 



在诸多零售业巨头在中国飞速发展的时间里,乐购的入场恰到好处,截止2013年2月初,乐购在中国已拥有115家乐购大卖场、1家乐购天地超级大卖场、8家乐都汇购物中心以及14家试验阶段的便捷店,会员总数超过700万。

 

然而属于零售外企的快乐也就止步于此,2010年开始,我国的电商在经过摸索期后迅速崛起,短短几年时间颠覆了我国的各个行业,跟上电商红利的企业自然而然趁势崛起并一发不可收拾,比如淘宝、比如京东,而没把电商当回事的企业再难跟上节奏,比如家乐福、比如乐购、比如沃尔玛等外资巨头。

 

从2012到2015年,全国有138家百货关闭,262家超市关闭,零售业倒闭潮来临,各个品牌无一幸免。

 

2.水土不服,节节败退

 

电商改变消费习惯是为各个外资巨头持续亏损的外部原因,而除此之外,没能很好的契合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经营不善是为内部原因。

 

21世界初在全国各大一线城市布局成功后,10年前后沃尔玛、家乐福、TESCO等外资超市开始陆续下沉二三线城市,加强在全中国的布局。

 

但在下沉过程中并没有预期的那么顺利,零售行业本身是一个本地化的行业,但是“本地化”这一点它们做的并不是很好。

 

先从外资的管理层来看,早期外资零售业在人才使用方面,极少采用中国内地人才担任高级管理层,与之带来的就是国外经营模式与国内消费观念的不匹配。

 



再从消费理念来看,有业内人士说到:二三线城市消费者习惯和一线城市消费者不一样,因为一线城市更多的是买品牌,考虑面子与时尚,不完全是依赖于价格,消费者会考虑购物的愉悦感觉。但是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讲消费者对所谓的购物的愉悦感,对感官的享受其实不感冒。

 

所以在外资巨头在下沉二三线城市的过程中遇到了多家本土商超的极力反抗,并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愈战愈勇,在占有率和经营能力方面隐约有超过了沃尔玛、家乐福、TESCO等外资超市的趋势。

 

再加上租金的不断增长,水土不服,外资巨头们节节败退。

 

 

内忧外患以及电商冲击,15年以后的外资企业走下坡路,或宣布退出或重组或被收购,至今剩下的外资超市全部拥抱互联网巨头。

 

相对的本土企业在15-17年间,永辉步步高等国产品牌势如破竹,开展线上业务,稳固线下发展,大肆开店,加速行业洗牌。

 

外资撤退实属无奈,而永辉、华润万家、步步高、红旗等本土企业愈战愈勇,在可预见的未来,零售业将会更加的高度集中,而商超的头部效应也将愈加凸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