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制造业
当下的故事
成都,全国人民眼中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她火锅香辣,麻声阵阵,茶馆遍地,是一座地道的文化旅游消费休闲城市。同一个时空内,往来的年轻人在东郊记忆老厂房外,COS着各类游戏动漫角色,手中的相机闪烁不停,可他们却不曾知晓相片背景中钢管表面斑驳的铁锈下,掩藏着老成都岁月中的辉煌往事。
父辈的回忆
美好的回忆总有个起点。
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年代。四川是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而成都更是西南三线建设的指挥中心。从1965年到1976年间,国家为三线建设共投入建设资金335亿元(按现市值估计约5000亿元),占到四川总投资的80%左右,并且在北京(761厂)广播器材厂支援和建设下, 一代传奇630国营成都电视设备厂(103信箱)正式成立。
然而三十年后,昔日的辉煌黯然失色,熙往的人群消逝不见。神秘的630厂已成为荒芜、乱草丛生的代名词。无缝钢管厂这家曾经的亚洲第一大企业在存活了五十八年头后,在2016年一个平凡的下午安静地终结了它的历史使命,彻底沦为时代的背景供人缅怀赏玩。
工业“变形记”
有一位市领导曾经自豪的说过:“成都以前一直是消费型城市,没有什么工业基础。”在这里只能吐槽说一句,他可能是活在假的成都。原因是直到2016年,成都的第三产业才首度超越第二产业占据成都GDP半壁江山。
成都在解放前是农业,成都市的规划起于1953年,在1955年川康合省以后,国家批准制定了未来30年成都市城市的三个发展目标:省会,精密仪器、机械制造及轻工业城市。
在经历了“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建设,成都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产业配套逐步完善,电子、机械、冶金、化工、纺织、轻工、建材、食品等产业初具雏形和规模,奠定了工业的基础。
随后,为响应中央三线减少号召,“一线”地区的一些重要企业迅速内迁成都,成立了众多国有制造企业。同时,国家投资新建、扩建、改建了成都飞机公司、成都发动机公司等大中型骨干军工企业。这一批企业的调迁、兴建和投产,充实了成都工业的实力,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大增强了成都机械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和军事装备制造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随着成都工业产品的门类增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能够批量生产无缝钢管、汽车、机械成套设备、量刃具、化肥、基础化工原料、抗菌素等上百个现代工业产品。在无缝钢管、抗菌素、量具刃具等一批现代工业产品在全国达到领先水平。
所以从建国初期到三线建设时期,成都的工业体系和城市本身都经历近30巨大的转型沉淀。由解放前的农业消费型城市逐渐转变为具有现代工业体系的城市,并凭借电子工业、机电,信息等产业成为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立足四川享誉全国。
活在当下
面对过去辉煌,中间漫长的成长转型,当下的制造业却活的不忍直视,苦不堪言!只因在各式论坛大小新闻中,各位开厂老表深夜叼着烟头,独自落泪,咬断牙筋苦撑经营的的故事从未间断。更别提那些混迹于厂中吃过命面的老表,活的安好与否不言自知。
这里有人会说,这些都是将要被淘汰的传统制造业,四川境内的制造业上市企业可是过的很滋润的。
那好,下面就分析整理下四川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真实境况。截至2018年2月5日,四川省A股上市企业总数共118家,总市值达1.5万亿,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全国第八、中西部第一。新三板挂牌企业,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新三板,四川更是达到了334家挂牌企业。根据行业分布情况,上市企业最多的前三大行业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家)、专用设备制造业(8家)、通用设备制造业(8家)
整体来说,我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并不多,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不到1%,但在全国上市公司总资产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37%、净利润占其26%。根据全国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四川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共13819家,营收41529.25亿元,利润2339.82亿元。(2018年的数据没有)
从宏观角度出发,企业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不是小好。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为什么?在详细分析整理了10家2018年四川省上市企业半年财报数据后,不禁感叹到生存是如此的艰难!
另一方面,本想从税务方面分析制造业的税负问题,可从2014年开始,抱歉!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四川境内任何规模以上营业税,所得税与增值税数据。这让人无法得知境内制造业企业具体的缴税情况。但值得庆幸的是,2014年后四川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增值税与所得税则是逐渐递减的,幅度虽然不大,但这完全可以视作对企业的“减税”,可谓是重大福利了,笑~~。
注: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未来的机会
真实的情况是工业原材料普胀,商品价格通缩。而现阶段的“通胀幻觉”完全是由滞涨所构建的镜花水月,这种幻觉会在商品价格的涨幅挤压企业利润收入至极限时结束,并以生存需求的绝对硬性底线惊醒所有价格泡沫。幻觉破灭结果的便是大众就业和收入的迅速下降。同时,群众因为透支消费所负担的刚性债务压力,会驱使大众急于寻求生活消费替代品,甚至直接削减核心需求,最终形成现阶段汽车销售预冷,而啤酒、方便面、二锅头、榨菜热销等一系列低端快消品火热的的消费降级现象。
更为重要事件点是取决于未来央行是否会跟随加息,即使迎来是非对称性加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打压通胀的作用。如果放任通胀以拖待变,幻觉的效力将会大大延长,可待到梦醒时分的却早已物是人非。其他方面不便细说,唯有在现实中存活,才有可能在未来转型升级,涅槃重生!
注:自然灾害的权重之所以较小,是因为造成的影响是局域性,非广泛的持续性造成影响。
最后求生欲
这里从几个多个维度出发为中小传统制造业供些许建议, 用以提升风险意识,做好应对预案。
战略上
■停止盲目扩张,减轻偿债压力,
砍掉亏损业务,断尾求生。
■寻找有效需求,硬性需求,
努力改善现金流状况,捏住现金,减少投资,为过冬做准备。
■先求生存,再求转型升级,做逐步改良不求一触而就。
战术上
■企业应提高政策与市场关注灵敏度,学会活用政策申报项目,获得资金扶持为技术研发转型有效提供支撑,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用户分析,品牌建立
■引入产品设计,肃立品牌观念
■寻找最有消费力的人群,年轻人需要的质优价廉的,高性价比产品
■中老年人有钱,需要质优产品,同时建立品牌,提高用户黏着度增加企业竞争能力。
活用资源
■利用闲置资源,例如空置厂房出租,作为仓储使用。
■减少压货,努力货款回收,提高货物周转率,
■将企业经验技术转化为知识产权作为抵押融资的工具,从而为企业生存争取一切资金。
改变经营模式
■渠道改革,削减多余中间商的传统经销商模式,尝试拥抱电商+外卖的新零售模式;
金融财务工具
发行可转换债券
■上市私有企业,如债务负担过重的可提前申请部分债务重组,状况稍显的宽裕的可参考国际能源巨头嘉能可,发行3-5年期的可转换债券,一方面补充资本减缓现金流压力,另一方面为转型创造时间空间。
财务成本
■在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同时增大,以及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只有从减少固定成本着手。
■减少不必要开支,如外出补贴,挖掘隐性成本,作为营销支出活研发费用,原材料提前采购,存货来抑平未来成本的持续增加状况。
预算下手
■做好预算工作,采用零基预算,尽一切可能节省将来,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尖上,找准边际成本与边际产出,从而最大化边际收益,做出高性价比的产品。
最后的祈祷
“天降甘霖”
寻找最后的良心资本,祈祷银行能在关键时刻为企业增加授信,从而获得流动性生存下去。
要是上面的建议实在无用,那就凉凉了吧。
毕竟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最重要的是企业家内心深处那一颗拼搏求生的原心,
如果心已向死,何言奋力求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