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查询

拼多多的“罪与罚”

关键词: 网购

  • 发布日期:2018-08-07
  • 来源:锐创社
  • A+
    A-

        “拼得多,省得多”漫天的广告营销灌耳,不知不觉间拼多多就这样植入大众的心里。北京时间2018年7月26日晚间,拼多多正式赴美上市,发行价19美元。距今日已经11天了。据了解,拼多多在上周四上市的时候,市值逼近 300 亿,一跃成为国内第七大互联网公司。在8月2日,距离拼多多的上市当日最高 300 亿美元市值,已跌去 50 亿美元。股价也下跌至19.03美元,即将逼近19.0美元的发行价。从高调赴美上市到而今社会舆论一致,拼多多在短时间获得强烈的关注度已经逐渐消弭。
        1.萌芽时的营养土壤
        如果说揠苗助长是违反自然规律而行,那有关拼多多的生长足迹就足够令人咋舌。2015年4月,黄峥创办自营平台拼好货,该平台当时的模式就是拼单+社交参团。2015年9月,黄峥在自己创办的游戏公司内部孵化了一个项目。到了2016年9月在完成多家融资后,黄峥用自己创办的拼好货和拼多多进行合并,拼多多公司就这样组建而成。
        拼多多的诞生之初,正是电商网络昂着强劲势头、迈着前进步伐在市场经济的选择下野蛮生长的年代。互联网、移动网联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出现不同类型的“互联网+”模式。国内的电商平台似乎并没有准备好迎接这个新宠,淘宝、京东、苏宁等不同电商的竞争仍在历史的长河中互相推诿前进。当不经意间被互联网+商品占领市场,线上+线下的新型商业模式如洪浪涌来。拼多多仿佛顺应时代而生。
        即后,在O2O日益发展的今天,拼多多把“拼多多,拼得多,省的多。”这样的意识观念迅速投射到市场群体中。如果将O2O的发展环境表达为孕育拼多多的羊水,那么迅速占据的消费群体则是拼多多与之成长链接的脐带。在诞生这件事上拼多多大概拥有了所谓的天时和地利。
        2.生长中的双向选择
        小编没有用过拼多多,但周围却着实有人在用。拼多多的经营模式很简单,说起来就是将供应商直接带到台面上,通过平台对消费者和供应商进行对接。省去中间的流程,通过对供应链的改造,带动起这种最直接最简单的运营模式。
        可能有人要问,电商平台淘宝、京东都是这样的模式啊。但仔细琢磨一下,你看,拼多多将自己的消费市场进行了定位。至于拼多多的创立之初就已经考虑在电商发达的今日将自我的市场定位放在三四线城市,还是在日渐竞争的压力中最终选择了这样的消费市场,不得而知。从某种角度换句别人的话讲叫做农村包围城市。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趋同三四线、小村镇、城乡结合部的群体是3亿用户的主体构成。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大了,整体素质不能一概而论,贫富差距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更改。所以拼多多懂营销,在营销模式下一个产品进入公众的视野太快了,它不到三岁,却能将自己的声音发散到各个地方。这就是因为不仅选择了电视广告的投入,拼多多也尽力选择了微信社交。在腾讯的合作中,拼多多将自己的群体带动一起来砍价,中国社交圈广而密集,百万人数说来可能就在信息传递的几秒间,让消费群体进行有意识的双向选择。消费群体有了,供应链端通过相同的指导模式发展。可以说,拼多多抓住了一系列自己的生长土壤,这也难怪在向SEC递交上市申请时,其招股书披露了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拼多多的GMV在飞速攀升的情况下,达到了2621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589.5%。这样的成绩着实令人侧目。
        3.活水从何而来
        淘宝做中低端的电商,网易严选做稍微高端一点的电商,拼多多做低端的电商。一部分人说拼多多是消费降级,或者换种说法叫拼多多抓住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在自身的流量增长期,凭借国内消费市场的多元化采取细分原则,以“团购+低价”的策略迅速抓住了人们的心。但万古不离其规律,消费的价值在于商品本身的人工和生产。拼多多可以通过团购来洗涤个人采购基础的单一费用,却不能保证发展商品维护售后的作用。也就是说,拼多多的盈利模式来源于裁剪商品过程中的售后及服务保证。这样的盈利模式迅速发展也会迅速萎糜。
        说到这里,核心还是来了。消费者在拼多多上买的到底是什么商品。7月31日,对于上市后沸沸扬扬的市场情景黄峥出面了,“今天其实是把山寨问题和假货问题混在一起了,当舆论进一步提高的时候,把所有问题都变成了假货问题。”山寨≠假货这个中心,仿佛在含糊其辞。国内维权难已是行业常态。在拼多多上各式各样的阿迪达斯、小米新品、耐克、乐视新品充斥着三四线消费者的生活环境。廉价成了山寨的唯一印象,山寨仿佛已经遍地发芽、处处开花。他们的生长速度太惊人了,给一块小小的土壤就能迅速存活发展起来。拼多多的受众群体代表着一定群体的消费水平,存在的道理即是合理的前提。山寨是否是廉价的唯一出路,姑且不谈。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拼多多偷换概念,驳斥假货的存在,反驳语言逻辑实在令人语塞。正如有人微评过,没有人会在意投放的东西质量不好,但偷换概念强行拔高商品价值怕是迟早活水变死水。望向如今的电商,拼多多在一定时间集聚效应使得市场细分原则淋漓尽致,淘宝、网易、京东纷纷也开始增设出新版块来做拼团平台。拼多多的竞争市场也在不断接受检验。
        消费有市场的选择,但市场中不会将这样的货物标记成为另外的符号去代表普通货物的价值,这必然不被市场接纳。当双向的选择丧失了最初的理念,这条发展之路也许还在不断变化。但当代的消费价值观还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历史的未来是委而去之还是向阳而生,尽在今后的选择中。

附件下载